近30年中国极地气象科学研究进展
【摘要】: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也是研究全球变化的关键区域。中国的南极和北极实地科学考察研究,分别始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作为国家行为,到2010年底,已经组织了27次南极考察、4次北极北冰洋考察和7次北极陆地考察;在南北极建立了4个科学考察站、5个(中澳/中美)合作自动气象站;初步形成了以有人考察站、无人自动气象站和"雪龙"号科学考察破冰船为主体的极地科学考察研究硬件支撑体系。极地气象科学考察研究是近30年来在我国有较大进展的科学研究领域,通过研究对极地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特别是在揭示南北极地区气候变化的时空多样性;建立极地考察的业务天气预报系统;诊断和模拟极地海冰变化特征;研究极地不同下垫面的大气边界层特征和中山站大气臭氧总量变化特征;探讨极地大气环境特征变化对东亚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的可能影响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南北极地区,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完善气象科学研究体系;监测大气要素的变化,提高极地气象业务水平;拓展极地气象科学考察研究领域,积极获取气候代用资料;认识极地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仍是我国极地气象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
|
|
|
1 |
陆龙骅;卞林根;;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全球变化[J];自然杂志;2008年05期 |
2 |
陆龙骅;;极地气象考察与全球变化研究[J];山东气象;2007年03期 |
3 |
;出席南极全球变化研究工作会议的名单[J];海洋信息;1994年Z1期 |
4 |
马丽娟,陆龙骅,卞林根;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J];极地研究;2004年01期 |
5 |
贾朋群,卞林根,陆龙骅;南极海冰问题评述:观测[J];极地研究;1992年01期 |
6 |
吴仁广,陈烈庭;南极海冰与南半球大气环流关系的初步探讨[J];大气科学;1994年S1期 |
7 |
薛峰
,郭品文
,余志豪;南极海冰的年际变化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3年01期 |
8 |
;全球变暖而南极海冰扩张之谜得解 为绝热效应和雪层反射共同所致[J];浙江气象;2010年04期 |
9 |
周琳琳,刘飞,益建芳;被动式微波遥感在南极海冰研究中的应用[J];影像技术;2004年01期 |
10 |
葛全胜;戴君虎;郑景云;;物候学研究进展及中国现代物候学面临的挑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年03期 |
11 |
卞林根;南极海冰[J];东海海洋;1985年03期 |
12 |
李曾中;大气环流及南极海冰变异与热带风暴生成[J];气象;1995年01期 |
13 |
卞林根;南极海冰的变动与赤道SST的关系[J];应用气象学报;1988年02期 |
14 |
陈锦年,褚健婷,许兰英;ENSO循环过程与南极海冰变化[J];水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
15 |
高爱国;梁瑞才;张德玉;张道建;战闰;王湘芹;王慧艳;;北冰洋中脊海底热水活动研究及展望[J];海洋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
16 |
解思梅,邹斌,王毅,包澄澜;南极海冰异常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7年01期 |
17 |
解思梅,邹斌,王毅;南极海冰的长期变化趋势[J];海洋预报;1996年03期 |
18 |
解思梅,魏立新,张占海,梅山,郝春江;南极海冰和陆架冰的时空变化动态[J];冰川冻土;2003年S2期 |
19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丁建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进展综述[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20 |
董存仙,杨小萍,李春英,樊爱英,张红雨;气象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J];山西气象;2000年04期 |
|
|
|
|
|
1 |
周晓慧;杨徐航;;冠心病与血清尿酸的临床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2 |
杨防祖;蒋义锋;黄令;许书楷;周绍民;;三价铬镀铬之一-资讯[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
3 |
任大勇;李昌;金宁一;;乳酸菌免疫功能及其机理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
4 |
贺加双;马卫明;曹永芝;宋移福;;动物早孕因子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第五届全体会议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5 |
郭晓辉;谢世平;;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6 |
张振凌;赵丽娜;;中药斑蝥炮制工艺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7 |
龙升照;;前言[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
8 |
宋鹏云;陈匡民;董宗玉;吴旨玉;;流体膜润滑机械密封的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
9 |
马鸣图;;我国汽车钢板研究进展[A];薄钢板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
10 |
郭建刚;李娟;;PTH在肾性骨病中的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