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地区栖霞组碳酸盐烃源岩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摘要】:高演化碳酸盐烃源岩的研究对我国南方油气勘探至关重要.为此,选择下扬子巢湖地区发育较完整的茨苔山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开展沉积学、孢粉相和有机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在古环境重建基础上,探讨烃源岩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栖霞组为二叠纪海侵期形成的生物成因碳酸盐缺氧沉积,纵向上,有机和无机组分变化大.烃源岩的形成是海侵和海侵期间频繁发生的充氧事件引发的高生物产率与缺氧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受自稀释和沉积后作用影响,烃源岩呈非均质分布在多个层段中,累计厚度超过40m,并可通过有机、生物和矿物组成特征进行识别.本次研究认为,碳酸盐岩成为烃源岩并非需要较高的粘土含量.沉积学、孢粉相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的结合,为我国高演化碳酸盐烃源岩评价和预测提供了一条更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
|
|
|
1 |
李军龙;王兴志;张帆;岳晓军;;龙门山北段矿山梁—天井山地区栖霞组储层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2 |
张延充;刘克难;彭才;杨慧芬;蒲平文;;川西九龙山地区下二叠统高能滩地震预测[J];天然气工业;2011年06期 |
3 |
张廷山;陈晓慧;刘治成;魏国齐;杨巍;闵华军;张奇;杨雨;;峨眉地幔柱构造对四川盆地栖霞期沉积格局的影响[J];地质学报;2011年08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