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人类工程活动下冻土环境变化评价模型

吴青柏  朱元林  刘永智  
【摘要】:提出用冻土热稳定性、热融敏感性及地表景观稳定性来评价人类工程活动下冻土环境变化,并提出冻土环境的定量评价模型.利用青藏公路沿线28个地温监测资料,对冻土环境评价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冻土热融敏感性与冻融过程和季节融化深度之间的关系;冻土热稳定性与多年冻土顶板温度、年平均地温及季节融化深度之间的关系;地表景观稳定性与冻融灾害之间的关系及产生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冻土热稳定性、热融敏感性和地表景观稳定性可用来评价和预报人类工程活动下冻土环境的变化特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青柏;陆子建;王根绪;;工程建设对江河源区环境的影响[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杨印海;熊治文;唐渭;;青藏铁路建设期和运营期环保措施[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何媛媛;李正山;范莉;李云松;;青藏铁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赵永国;贾志裕;;脆弱环境下西藏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A];生态环保公路现场技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4年
5 何瑞霞;金会军;王绍令;吕兰芝;;中俄管道沿线寒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邵斌;五项环保措施保障青藏高原天蓝地洁[N];大众科技报;2004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邢丽娜;我国环保史上的丰碑[N];市场报;2002年
3 赵永新;五大环保措施“贯穿”青藏铁路[N];人民日报;2004年
4 张佩颖;青藏铁路建设重视生态环境保护[N];中国企业报;2004年
5 记者 多穷段博;青藏铁路建设将实施全程环境监测[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6 王玉;修建青藏铁路有利沿线环保[N];科技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