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大别山-苏鲁地体超高压变质年代学——Ⅱ.锆石U-Pb同位素体系

李曙光  李惠民  陈移之  肖益林  刘德良  
【摘要】:超高压变质锆石在高压变质及退变质期间可发生少量Pb的连续扩散丢失,它不会显著破坏其~(207)Pb/~(238)U和~(206)Pb/~(235)U年龄的一致性,但却使它们小于~(207)Pb/~(206)Pb年龄.不含继承组分且普通Pb含量低的变质锆石~(207)Pb/~(206)Pb年龄,可能更接近超高压变质岩的峰期变质时代.报道了一组新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及其围岩的锆石U-Pb年龄数据,并给出峰期超高压变质时代为(228±2)Ma的结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耿全如;彭智敏;张璋;;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地质年代学研究[J];地质学报;2011年07期
2 邓平;凌洪飞;沈渭洲;孙立强;朱捌;黄国龙;谭正中;;粤北热水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地质学报;2011年08期
3 于峻川;莫宣学;董国臣;喻学惠;邢凤存;李勇;黄行凯;;塔里木北部二叠纪长英质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J];岩石学报;2011年07期
4 林彦蒿;张泽明;贺振宇;董昕;于飞;;中天山北缘华力西期造山作用——变质岩锆石U-Pb年代学限定[J];中国地质;2011年04期
5 高永宝;李文渊;;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地区白干湖含钨锡矿花岗岩: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J];地球化学;2011年04期
6 刘敏;赵志丹;管琪;董国臣;莫宣学;刘勇胜;胡兆初;;西藏聂荣微陆块早侏罗世中期花岗岩及其包体的岩浆混合成因: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Hf同位素证据[J];岩石学报;2011年07期
7 苏文辉;;远离平衡相边界的柯石英形成机制及板块折返假说的物理基础[J];地质论评;2011年04期
8 李兆丽;李天福;;榴辉岩相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He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问题[J];中国地质;2011年04期
9 马中平;李向民;徐学义;孙吉明;唐卓;杜涛;;南阿尔金山清水泉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及其意义[J];中国地质;2011年04期
10 蒲晓菲;宋述光;张立飞;魏春景;;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中志留纪岛弧火山岩岩片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11年06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爱民;赵中岩;;山东仰口地区超高压变质岩混杂带的组成及其构造变形[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四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青藏高原·岩石圈)[C];2004年
2 范桃园;石耀霖;汪集旸;杨长春;;影响超高压变质岩P-T-t轨迹特征的主要因素[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3 陈伊翔;郑永飞;陈仁旭;张少兵;;极端亏损~(18)O超高压变质岩中锆石的生长与重结晶——锆石原位微量元素、U-Pb,Lu-Hf和O同位素制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曙光;李秋立;杨蔚;孙卫东;黄方;;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历史与机制: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制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范桃园;石耀霖;;大别山P-T-t轨迹的初步热模拟-角落流模型[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蔡永恩;吕古贤;刘瑞珣;;超高压变质岩变质深度估计的讨论[A];地壳深部压力状态与地质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中岩;方爱民;俞良军;;柯石英榴辉岩相变质构造岩:超高压变质岩构造形迹[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王清晨;林伟;;大别山碰撞造山带的地球动力学[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李秋立;李曙光;侯振辉;洪吉安;杨蔚;;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岩中的不同成因变质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及SHRIMP定年[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赵中岩;方爱民;;大陆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岩的塑性流变[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战锋;准噶尔东北缘哈腊苏—哈旦孙斑岩铜矿带成矿规律和勘查方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陈振宇;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及苏北超高压变质带中的副矿物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3 陈晓锋;念青唐古拉早白垩世—早始新世侵入岩年代学、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4 李双应;大别造山带北缘中生代沉积学、盆地分析和构造演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5 王德军;高压高温下环境因素对柯石英形成条件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瑞玉;黑龙江省东部饶河地区花岗岩时代及其成因[D];吉林大学;2006年
2 刘建辉;黑龙江杂岩带的地质成因及其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
3 张吉衡;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格架[D];吉林大学;2006年
4 但卫;东大别罗田片麻岩区小型褶皱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5 李青;普朗斑岩铜矿床斑岩特征及其成矿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徐旺春;祁连山化隆群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对基底构造演化的限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7 张金凤;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主孔2000-3000m超高压变质岩岩石学[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
8 胡娟;桐柏北部宽坪群变质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9 曾冲;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井中磁热资源处理与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5年
10 李静;大别山榴辉岩石榴石和绿辉石中稀土元素配分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于小晗;奋战三百天给地球打眼儿两千米[N];科技日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刘纯友;郑永飞 给地球“量体温”“作解剖”[N];安徽日报;2009年
3 刘毅;揭示地球深处的秘密[N];中国建设报;2003年
4 记者 黄永礼;郑永飞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N];安徽日报;2008年
5 宜坦 明皓 春燕 蔚文;中国大陆科钻传喜讯[N];中国矿业报;2002年
6 周生荣 李广科;我国地球钻探达国际领先水平[N];中国石化报;2004年
7 记者于莘明;我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获重要进展[N];科技日报;2002年
8 记者 汪永安;我省两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N];安徽日报;2011年
9 本报实习记者 陈潇;与青藏高原的不解之缘[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