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木结构文物建筑结构检测分析

朱旭鹏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以木结构为主,木结构的结构具有形式独特、外表美观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的使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越来越重视对木结构文物建筑的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了木结构文物建筑结构检测技术,并且说明了木结构材质变化的影响因素,以期和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为我国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做出贡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美纸;回归与重塑──木结构建筑[J];中国林业;2001年09期
2 ;篇首语[J];世界建筑;2002年09期
3 樊承谋;木结构在我国建筑中应用的前景[J];木材工业;2003年03期
4 王金元;木结构建筑为奥运场馆添绿[J];森林与人类;2003年12期
5 沙晓冬;木结构建筑的生态思考[J];四川建筑;2004年03期
6 于群,杨晓慧;木结构建筑的回归与发展[J];沈阳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7 吴兴意;我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J];建筑工人;2005年07期
8 刘雁,张建新,周宝国,环志中;现代木结构建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初探[J];江苏建筑;2005年03期
9 周海宾,费本华,任海青;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J];山西建筑;2005年21期
10 郝春荣;木结构建筑在中国——从中西方木结构建筑的对比看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前景[J];新建筑;2005年05期
11 刘杰,赵冬梅,田振昆;现代木结构建筑在上海[J];新建筑;2005年05期
12 郭白莉;刘兴;;现代技术下的木结构建筑[J];华中建筑;2006年07期
13 徐进;;仙境里的小屋? 还是梦想中的家园?——钟情木结构建筑的七个理由[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6年07期
14 ;加拿大木业带来科技、节能、健康新生活——浅谈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优势[J];上海建材;2006年03期
15 孟莉华;;木结构的小屋好温馨[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6年10期
16 孙海燕;;加拿大力推原汁原味木结构建筑[J];建设科技;2006年17期
17 梁超;;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的优势[J];上海建设科技;2006年05期
18 刘爱霞;周静海;;持续发展的芬兰木结构建筑[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9 汪法频;;应适当提倡木结构建筑[J];建筑;2007年16期
20 姚利宏;王喜明;费本华;赵荣军;;木结构建筑防火的研究现状[J];木材工业;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志泉;;木结构建筑的养护和装饰[A];第六届中国木材保护大会暨2012中国景观木竹结构与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12橡胶木高效利用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方东平;俞茂鋐;;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与保护研究——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3 王永兵;张伟;王建功;王双永;;木结构建筑组合墙体生产线设备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葛安祥;谢剑;杨建江;张爽;;房屋类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晖;;比较中日木结构建筑中的檐高与檐出的比例关系[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6 张伟;杨建华;金征;;木结构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检测装备现状[A];第十一届全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黄宝成;贾媛媛;;浅论木结构在大庆绿地金融中心售楼处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8 吉英年;周峰;;木结构在大跨度建筑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石志敏;周乾;张学芹;黄占均;夏荣祥;卓媛媛;徐超英;;汶川地震古建筑木结构震害研究——已加固构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会智;;山西现存元以前木结构建筑区期特征[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施煜庭;现代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应用模式及前景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高大峰;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及其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孙正军;竹材的分级与应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春荣;从中西木结构建筑发展看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前景[D];清华大学;2004年
2 高先占;云南省木结构民居火灾蔓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康;现代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的建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钱冲;现代重型木结构建造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亚;徽州传统建筑木结构加固修缮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6 王瑞峰;新型木结构建筑技术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7 林冬勇;木结构变形监测与节点损伤识别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8 张联霞;传统木结构榫卯节点模型化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9 王之怡;中国木结构民居的结构类型与空间特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10 付雨竺;20世纪遗产建筑木结构劣化定量分析与修复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任欢欢;木结构建筑:还住宅节能与环保[N];中国建设报;2006年
2 彭哲晖唐丽;木结构建筑受到业界热捧[N];中华建筑报;2007年
3 王民;河北将与加拿大合作推广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N];中华建筑报;2009年
4 丁洪美;节能减排推动传统木结构走向复兴[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5 记者薛秀春;木结构建筑技术让未来更加绿色[N];中国建设报;2010年
6 记者 迟诚;小木屋平民化还有多远[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邱莎;扬长补短 楼宇成林依木起[N];中华建筑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邱莎;中加牵手 木结构建筑乘低碳风归来[N];中华建筑报;2010年
9 ;让更多的人认识和认可木结构建筑[N];中国建设报;2011年
10 记者 王宝松;河北首个大型现代木结构建筑竣工[N];中国建设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