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硕;;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研究概况[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
2 |
周晓武,张胜本;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抗结肠癌的体外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5年06期 |
3 |
周晓武;肿瘤坏死因子抗肿瘤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J];四川医学;1995年01期 |
4 |
王宇明,丁健,顾长海,刘国栋,袁良平,陈国致;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在肝细胞损害中的作用[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5年03期 |
5 |
刘志刚,张宝琴,罗树舫,杨水葱,陈伟;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变化及临床意义[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1996年04期 |
6 |
熊剑平;韩本立;;肝癌部分肝切除前后血清急性期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改变[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年05期 |
7 |
黎乐群,林进令,刘峰;乳腺癌患者血清过氧化物酶及肿瘤坏死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J];癌症;1999年01期 |
8 |
王徽;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9年03期 |
9 |
李西启!265200山东莱阳市,宫兆松,王剑波,王涛!265200山东莱阳市,盛文旭,姜元庆,邹芳!265200山东莱阳市;肿瘤坏死因子在阴茎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年05期 |
10 |
周涛,班丽英,刘基巍;新型肿瘤坏死因子rhTNF-NC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研究[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1年02期 |
11 |
侯敢,黄迪南,祝其锋;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3期 |
12 |
赵卫林,安淑玲;肿瘤坏死因子动脉灌注治疗贲门癌[J];中国民康医学;2005年01期 |
13 |
毛中萍;联合检测CEA、β2-M和TNF在喉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06期 |
14 |
程大丽,乔宠,陈浩阳,张淑兰;NF-κB在TNF-α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肿瘤防治杂志;2005年14期 |
15 |
韦光龙;曹维克;李龙;;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IL-6、TNF测定的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2005年06期 |
16 |
周伟;张建国;栗超跃;;TNF-α诱导脑胶质瘤细胞凋亡过程中NF-κB、IκB活性的研究[J];山东医药;2006年15期 |
17 |
刘智屏;文飞球;;鞘糖脂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年08期 |
18 |
张海洋;张国昌;李锋;;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6年05期 |
19 |
李世德;宗少晖;詹新立;肖增明;劳山;;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和化疗药物对正常骨骼肌细胞的作用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20 |
梁聚民;钱春花;权兰秋;程德梅;白孟海;;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IL-6和TNF-a含量测定[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2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