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道声;;用非侵入性检查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收缩时间间期与血管造影所估计的冠状动脉疾病严重度之间的关系[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76年05期 |
2 |
黄化清;;冠状动脉疾病的非侵入性诊断:心动记波运动试验[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1982年01期 |
3 |
范关荣;;在电生理指导下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抗药性复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效果[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5年02期 |
4 |
付礼和;肺心病合并冠心病100例临床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1987年Z1期 |
5 |
胡琛;;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运动试验时隐性心肌缺血的意义[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8年01期 |
6 |
丛海滋;黄传英;韩希习;孙立涛;;体外反搏治疗心脑血管病74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9年04期 |
7 |
段义萍,黄全跃;中老年人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意义[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8 |
江志红,王荣艳,刘莉;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左心功能[J];天津医药;1996年08期 |
9 |
丁美琳,张育君,杜志民;88例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J];新医学;1997年08期 |
10 |
熊德高,岑本莲;静滴硫酸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11 |
于琴正,刘竹珍,贾兰,曲鲁平,李慧;冠心病病人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12 |
李进,吴青;冠心病病人动态电图监测与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1998年01期 |
13 |
孙学春!610072成都,杨秀兰!610072成都,盛勇!610072成都;心电图最大ST/HR斜率法在老年人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年06期 |
14 |
周衍菊,王克平,鹿克凤,晋万强;冠心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检测及其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00年11期 |
15 |
何艳,李金生;心率变异性的时间稳定性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16 |
安巍,张巧玲,康文娟;降纤酶治疗心绞痛50例观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7 |
白玲,马爱群,田红燕,刘华胜;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前列环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6期 |
18 |
李雅清,盛铁仁;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冠心病1例[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7期 |
19 |
阮长武,张代富,郑昌柱,汪大金;右心巨大肿瘤并发冠心病1例[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8期 |
20 |
张敏州!510120,李健!510120,陈伯钧!510120,陈海燕!510120,李松!510120;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226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