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苏州中银惠龙大厦预应力转换短梁设计及实测分析

戴雅萍  赵宏康  吴京  赵进  
【摘要】:结合苏州中银惠龙大厦预应力转换短梁的设计和实测分析,对预应力混凝土短梁转换结构的受力机理和设计等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工程对转换梁混凝土正应力、主应力、剪应力和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与ANSYS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一定程度上较为吻合。针对部分预应力转换短梁抗裂控制和受力形态提出了拉杆拱的极限受力模型。可为类似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陈嘉稳;徐志安;黄媛;张芸;李小梅;;校园环境秋冬季小气候实测分析研究——以湛江科技学院新湖校区为例[J];绿色科技;2021年19期
2 李文迪;;装修过程及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的实测分析[J];江西建材;2017年20期
3 张贵弟;叶发永;何勇兴;亢红星;金鑫;董毓庆;;深大基坑联合支护环境效应实测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2年07期
4 谢远成;;大口径顶管施工对周边环境扰动实测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17年02期
5 陈晓扬;郑彬;傅秀章;;民居中冷巷降温的实测分析[J];建筑学报;2013年02期
6 潘阳阳;葛坚;陈淑琴;;杭州市典型住户用能行为实测分析[J];建筑与文化;2017年05期
7 赖河静;王勇;;重庆地区高大空间冬季空调供暖实测分析[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2年05期
8 陈翔;付颖坤;李佳;车芸;;寒冷地区活墙系统夏季热工性能实测分析[J];城市建筑;2021年08期
9 姜文辉;巢斯;;上海中心大厦基础变形实测分析[J];建筑结构;2021年S2期
10 田智华;;深圳某绿色住区室外热环境实测分析[J];建筑节能;2017年08期
11 戴文林;;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技术[J];科技创业家;2013年17期
12 孙剑平;魏焕卫;江宗宝;邵广彪;;影响复合土钉墙的变形因素的实测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13 杜拱辰;;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及应用[J];建筑结构;1980年04期
14 胡学元;预应力混凝土超长悬臂梁的设计分析[J];安徽建筑;2005年04期
15 路鹏;;超深基坑施工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实测分析[J];工程勘察;2020年07期
16 邓航;梁发云;叶华;李家宏;;上海滨江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变形特性实测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6年05期
17 林明生;;某工程预应力转换梁的设计与施工[J];福建建设科技;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戴雅萍;赵宏康;吴京;赵进;;苏州中银惠龙大厦预应力转换短梁设计及实测分析[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许鹏;范存养;;空气清净器的评价方法与实测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6年
3 刘峰;岳建勇;刘陕南;侯胜男;金燕红;;某地铁引起邻近建筑及地面振动的实测分析[A];2013年既有建筑功能提升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冯劲梅;连之伟;原永杰;;上海教室冬、夏热舒适实测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峥嵘;裴晓梅;;晚间通风房间热环境的实测分析[A];1999年全国空调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6 吕石磊;冯国会;付英会;;相变墙房间的蓄换热性能实测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7 冯劲梅;连之伟;原永杰;;上海教室冬、夏热舒适实测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8 任晓崧;王显妤;宗刚;李广振;;地下结构对车辆引发振动的减振效应实测分析[A];第2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7年
9 胡长明;曾凡奎;;法门寺合十舍利塔施工过程模拟与实测分析[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10 李兴国;;平面应变仪的研制及试验实测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3年
11 高广运;李宁;熊浩;方春平;;电子工业厂房微振动实测分析[A];第五届全国建筑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2 魏纲;苏勤卫;李钢;丁智;;运营地铁隧道上方基坑开挖实测分析[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3 郭自兴;焦利军;马健生;魏秋菊;;现代预应力混凝土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14 刘永颐;;展望21世纪中国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5 李晓彬;李峥嵘;;新叶村天井式民居自然通风的实测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6 姚明明;张逸青;;南京状元楼酒店二期工程预应力转换梁施工工艺和实测[A];第九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17 董建伟;聂永明;叶林;徐金声;肖自强;张静茹;康凯;;预应力转换梁的理论计算及测试分析[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8 夏靖华;;大力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A];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实践[C];1993年
19 雷源铁;;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改进[A];第十二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0 ;[A];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彭海峰;校园人群活动空间小气候实测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
2 朱浪涛;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式转换结构受力性能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段文嘉;西安城市公园绿地小气候实测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4 韦东东;西安市大雁塔西侧绿地夏季小气候效应实测分析报告[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5 赵海博;预应力混凝土T梁徐变及其上拱度计算[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6 汪训流;预应力混凝土板的壳体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7 赵进;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设计及施工过程有关问题的探讨[D];东南大学;2006年
8 韦亮;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杨乾坤;预应力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小明;预应力混凝土梁钢筋残余预应力的检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1 高建全;工业与民用建筑智能预应力张拉装置的研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12 陈鸽;巨型混凝土转换梁开洞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7年
13 王雨鹰;中石化大厦转换梁结构施工监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4 安琦;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施工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15 汲万芝;高层建筑结构转换梁的选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6 黄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结构受力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7 许露露;冻融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疲劳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3年
18 李作勤;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分析[D];重庆大学;2006年
19 李桃君;预制预应力双T板的程序设计以及有限元分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20 吕兴;考虑弯剪扭综合效应的框架边主梁预应力筋束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军飞;预应力混凝土特殊桩技术研讨会在江苏南通召开[N];中国建材报;2014年
2 ;“九五”科研成果高强度高性能 混凝土和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显身手[N];中国建材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