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光纤Bragg光栅加速度传感器研究进展

杨光  黄俊斌  顾宏灿  李硕  孙金卫  
【摘要】:阐述了基于光纤Bragg光栅原理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基于光纤Bragg光栅理论开发的用于结构关键参数测试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多数传感器已经考虑了实际测量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部分传感器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蔡尔太;刘欣雨;刘鸣;;倾倒时可自动封闭的新型智能容器设计[J];实验室科学;2011年04期
2 石丽杰;;浅谈传感器与电动机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3 孙晶;凌云峰;;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1年21期
4 程俊红;;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5 蒋仁伟;张小林;尹天辉;;汽车衡通信故障检测方法[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6 吴年祥;任启宏;许锦苹;;基于AVR单片机智能机器人的设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新纳米管传感器能检测到单个爆炸物分子[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07期
8 牛晶;杨惠;王海鸿;;光电传感器创新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9 李巧真;李刚;徐天室;;传感器实验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06期
10 汪慧琴;;传感器应用中的“控制电路”与“工作电路”[J];物理教学;2011年08期
11 朱丽琴;;关于《机电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和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12 刘治;;REDA电泵机组在胜利浅海低产油区开采贫瘠油井的情况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7期
13 热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阿布力孜·伊米提;;玻璃光波导传感元件及其在检测挥发性有机气体中的应用[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4 纪留利;;一种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J];科技广场;2011年05期
15 姜松斌;兰海滨;胡芬;卢艳;;基于光纤光栅的变压器绕组温度监测系统[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16 冯静;;小型恒温箱的硬件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17 李维善;陈琛;王海林;徐振华;张禹;刘晓婵;;基于Bragg光栅交叉法在温度补偿中的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年06期
18 周国清;;基于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金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生物传感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9 陶玉贵;;基于GPS的车载组合测速系统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6期
20 郭宏;;150吨动态电子轨道衡提速改造[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光明;符养;徐寄遥;陈凤贵;;基于CHAMP卫星加速度计观测的高层大气密度研究[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六)——空间地球物理环境与国家安全[C];2010年
2 张先臣;;利用光纤双折射效应实现应变和温度同时测量[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何胜;王巍;邢朝洋;;石英振梁式加速度计研究[A];2003年惯性仪表与元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钱朋安;;加速度计自动校准技术研究的现状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7)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胡杰;薛晨阳;张文栋;熊继军;张斌珍;;GaAs基共振隧穿微加速度计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朱红生;何胜;赵采凡;;硅微加速度计在动态测斜中的应用[A];2001年飞行器惯性器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7 齐建宇;李华滨;;一种利用加速度计输出标定惯性平台陀螺漂移的方法[A];2003年惯性仪表与元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武强;宁德尧;;基于FFT的压电加速度计背靠背替代法校准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9 汤世友;甘景田;;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可自检、高分辨率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设计[A];四届四次空气动力测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马铁华;朱红;;基于水银的电容式加速度计研究[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光宗;基于Y型腔正交偏振双频激光器的激光加速度计初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杨杰;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加速度计构型研究与误差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刘志平;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刘力;惯性传感器扭摆测试中地面振动和放电金丝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朱珊莹;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建模分析与设计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高雪清;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方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张燕君;光电集成加速度地震检波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吴波;硅微光机械加速度地震检波器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牟淑志;无陀螺惯性测量组合仿真及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高振;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混联机构构型、性能与若干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硅微航姿系统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康凤霞;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D];中北大学;2009年
3 付江志;反射式光强调制型光纤加速度计的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李春芾;基于加速度计的汽车制动与转向性能监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吉昌;单轴双轮自平衡代步车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姜华;VBA()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7 周益明;二维同振柱形矢量水听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刘佳钰;加速度计横向输出特性研究及其对惯性组合的影响[D];中北大学;2008年
9 朱大非;基于折叠壳式加速度计柱形矢量水听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陈宇晓;电容式微机械静电伺服加速度计系统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许泳;3D MEMS 传感器深入应用市场[N];计算机世界;2011年
2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敏协分会;我国传感器产业:由传统向新型转变[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李佳霖;江苏周庄全力打造物联网配套传感器产业基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响;增长20% 传感器多点开花[N];计算机世界;2010年
5 记者 李大庆;“给我一个传感器,我就能……”[N];科技日报;2011年
6 ;物联网基石:传感器和传感网[N];计算机世界;2011年
7 魏衍亮;我国传感器产业将实现全球性专利崛起[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8 特约撰稿 周洪波 北京同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感知与传输铺就物联网基础[N];计算机世界;2010年
9 沈建苗 编译;传感器成“看护员”[N];计算机世界;2010年
10 刘霞;美研发能印在松紧带上的传感器[N];科技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