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谭贤四,王红,武文,毕红葵;探讨区域雷达网雷达部署数目与检测概率关系[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4期 |
2 |
肖顺平,王国玉,马剑武;“爱国者”导弹雷达网检测仿真模型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3 |
邢福成,康锡章;雷达组网区域性防御区优化部署[J];现代防御技术;2004年04期 |
4 |
韩双;刘以安;唐霜天;杨华明;;基于分解协调法的雷达目标分配问题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年03期 |
5 |
何俊,邵国培,杨周旺;电子战条件下空中进攻任务规划决策分析[J];运筹与管理;1999年04期 |
6 |
谢虹,杨志强,何芳;地面监视雷达网抗干扰能力建模研究[J];电子对抗技术;2003年02期 |
7 |
李冬霞,苏广川;组网雷达系统的动态管理技术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4期 |
8 |
周林,张文,娄寿春;基于遗传算法的雷达网干扰决策模型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9 |
孙宏纲,姚景顺;海上舰艇编队雷达网的优化组网[J];舰船科学技术;2005年01期 |
10 |
尹以新,何明浩,马晓岩;雷达组网ECCM性能评估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11期 |
11 |
蒋平,田康生,范锦勇;雷达网任务分配与调度的一种实现方法[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12 |
范锦勇,田康生,蒋平;基于模糊推理的雷达网任务评估方法[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13 |
罗红英;刘进忙;陶英歌;;分布式并行雷达网的抗无人机目标检测模型[J];电光与控制;2009年10期 |
14 |
陆林根;多雷达联网目标检测能力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7年10期 |
15 |
王睿,张平定,刘进忙;雷达组网数据融合系统组合失配误差研究[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16 |
曹鹏,戴国宪,张继龙;雷达组网侦察空中干扰资源[J];飞航导弹;2004年03期 |
17 |
李侠,董鹏曙,徐绵起;对空雷达情报网生存能力综合评估方法[J];现代雷达;2002年05期 |
18 |
徐绵起,李侠,端峰,朱剑平;雷达网信息传输能力评估算法动态仿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3年06期 |
19 |
武文,徐绵起,李侠;雷达网信息传输能力评估算法及仿真分析[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20 |
严灏舟,华中和;雷达网目标分配的数学模型[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