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鉴定规范的制定
【摘要】:介绍国家标准GB/T 5599—2019《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鉴定规范》制定背景和主要技术内容。重点阐述机车车辆运行稳定性与运行品质相关指标的制定。该标准为我国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提供了指标评定依据和方法。
|
|
|
|
1 |
张曙光;池茂儒;刘丽;;机车车辆动力学研究及发展[J];中国铁道科学;2007年01期 |
2 |
;提速机车车辆动力学及强度学术研讨会[J];铁道机车车辆;2002年06期 |
3 |
姚建伟;机车车辆动力学强度专业发展的建议和设想[J];铁道机车车辆;2000年06期 |
4 |
沈钢,胡用生,陆正刚;机车车辆动力学建模的图形化方法[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5 |
丁国富,王金诺,邬平波;机车车辆动力学计算模型的可视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6 |
李家武;机车车辆动力学参数计算机采集技术的研究[J];微机发展;1995年02期 |
7 |
倪纯双,王悦明,刘珺;机车车辆动力学试验线况识别的方法[J];铁道机车车辆;2004年01期 |
8 |
张卫华;;科技成果“铁道机车车辆动力学研究应用体系”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J];学术动态;2005年02期 |
9 |
沈钢,曹志礼;机车车辆动力学集成仿真系统的开发[J];铁道车辆;1997年12期 |
10 |
G.Lange,D.Sprenge,钟连泉,刘鸿栋;机车车辆动力学试验中现代化个人微机测量系统的应用[J];国外内燃机车;1994年09期 |
11 |
С.В.Вершиский;洪萍萍;;机车车辆动力学试验中临界状态的评定[J];国外铁道车辆;1990年05期 |
12 |
胡津亚;无缝铁道和地下铁道上的机车车辆动力学引论(下)[J];铁道车辆;1973年07期 |
13 |
刘宏友;王风洲;罗运康;胡洪涛;;我国机车车辆动力学仿真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铁道车辆;2008年02期 |
14 |
沈钢;摩擦副仿真模型研究及其在机车车辆动力学中的应用[J];铁道机车车辆;2002年03期 |
15 |
王希玲;机车动力学试验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J];中国铁道科学;1992年01期 |
16 |
谢星;唐兆;姜杰;邹益胜;丁国富;;面向设计模型的高速列车动力学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8年02期 |
17 |
;简讯[J];铁道学报;2007年03期 |
18 |
严隽耄,王开文,傅茂海;机车车辆轮-轮与轮-轨接触关系的比较[J];铁道学报;1994年S1期 |
19 |
张卫华;;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基础性研究顺利通过世界银行专家组检查[J];学术动态报道;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