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性能的研究

张蕾  郑平  何玉辉  金仁村  
【摘要】:研究了自养条件下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的性能.试验表明,在无氧条件下,SO42-和NH4+化学性质稳定,两者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在厌氧反应器中接种厌氧消化污泥,经过三年多的连续驯化,可使厌氧反应器发生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NH4+-N和SO42--S同时减少).在高基质浓度下,NH4+-N和SO42-浓度平均降低71.67和56.82mg·L-1.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较小,反应可以发生,但不易进行.高基质浓度和低氧化还原电位对该反应有促进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董凌霄;吕永涛;韩勤有;王志盈;;硫酸盐还原对氨氧化的影响及其抑制特性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吕永涛;孙红芳;王磊;叶向德;王志盈;;ANAMMOX过程中污泥膨胀的原因分析及消除办法[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17期
3 李祥;黄勇;袁怡;;高氨氮、硫酸盐废水的生物脱氮除硫研究新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10期
4 刘金苓;钟玉鸣;谢志儒;贾晓珊;徐昕荣;;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在有机碳源条件下的代谢特性[J];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0期
5 倪怀英;;油田注水系统微生物腐蚀及其控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84年06期
6 杨景亮,赵毅,任洪强,罗人明,刘三学;废水中硫酸盐生物还原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沼气;1999年02期
7 方达;借助厌氧硫酸盐还原菌对工业酸性矿水废水进行生物治理[J];铀矿冶;2002年01期
8 缪应祺,倪国;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高浓硫酸盐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7期
9 李亚新,陈丽华;利用硫酸盐还原菌烟道气生物脱硫技术[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年03期
10 陈效,徐盈,张甲耀,惠阳,孙立苹;硫酸盐还原菌对汞的甲基化作用及其影响因子[J];水生生物学报;2005年01期
11 苏冰琴,李亚新;硫酸盐生物还原和重金属的去除[J];工业水处理;2005年09期
12 孔淑琼;张宏涛;;SRB处理硫酸盐废水的静态试验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6年01期
13 苏冰琴;李亚新;;硫酸盐生物还原的影响因素[J];水处理技术;2006年05期
14 陈效;孙立苹;徐盈;杨方星;;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和生理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9期
15 马保国;胡振琪;张明亮;陈胜华;王萍;黄晓燕;;高效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16 朱振兴;吴少林;张婷;;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与现状[J];江西化工;2008年01期
17 马龙霞;张建民;王天;;一株高效SRB的选育及其硫酸盐转化性能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8 蔡靖;郑平;张蕾;;硫酸盐还原菌及其代谢途径[J];科技通报;2009年04期
19 李建军;叶广运;陈进林;孙国萍;梁世中;;一株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09年10期
20 陈隆玉;;利用部分因子设计研究pH和溶解的重金属对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影响[J];铀矿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青;张振贤;付秋爽;徐伟涛;党酉胜;;厌氧氨氧化工艺研究进展[A];上海(第二届)水业热点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常宏;;海岸潮间带盐沼湿地硫酸盐还原菌及氧化菌的特性及分布[A];第二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王丽娇;钟玉鸣;贾晓珊;;葡萄糖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利用硝酸盐作电子受体的反应特性[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4 沈李东;杜萍;曾江宁;徐向阳;郑平;胡宝兰;;化工污染物对椒江口潮间带沉积物厌氧氨氧化菌生态分布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邱廷省;彭艳平;;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研究与应用[A];合作 发展 创新——2008(太原)首届中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林琳;曹宏斌;李玉平;;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研究进展[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7 姜昕;马鸣超;李俊;钟佐燊;;污水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子生态学分析[A];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科技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苏宇;陈天虎;吕剑;王进;金杰;彭书传;;稻草为碳源硫酸盐还原菌处理强酸性矿山排水的实验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吴佳佳;张盾;陈士强;;硫酸盐还原菌及其典型代谢产物对溶解氧还原反应的影响[A];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亚新;苏冰琴;;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研究[A];’2001全国工业用水与废水处理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暨水处理技术汇编[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刚利;厌氧氨氧化混培物包埋固定化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蕾;厌氧氨氧化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汪涛;厌氧氨氧化工艺快速启动及菌群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徐峥勇;基于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脱氮耦合工艺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王俊安;厌氧好氧除磷厌氧氨氧化脱氮城市污水再生全流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6 唐崇俭;厌氧氨氧化工艺特性与控制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顾平;猪场废水厌氧氨氧化反硝化甲烷化复合工艺特征分析及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陈重军;甲鱼养殖废水厌氧氨氧化处理及其微生物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马保国;硫酸盐还原菌与固体废物协同修复煤矸石污染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10 徐光景;基于化学法控制的亚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的耦合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聪;混合营养型厌氧氨氧化的基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秀会;胶州湾养殖区沉积物厌氧氨氧化细菌的空间分布、多样性和丰度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赖杨岚;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的启动特性与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滨;污水处理过程中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5 李祥;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快速启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6 郑宇慧;温度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7 于英翠;利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实现厌氧氨氧化脱氮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强红;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及其处理低碳氮比城市污水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马春;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低温和高盐度废水的可行性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超;耐高盐高碱硫酸盐还原菌的选育[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郝晓地;可持续废水处理法挑战传统技术[N];中国环境报;2002年
2 翁国娟;脱氮新技术助含氨废水处理[N];中国化工报;2010年
3 景明;新区百余小村庄建起“净水站”[N];无锡日报;2009年
4 善成;无锡新区107个村庄建起污水处理站[N];农民日报;2009年
5 记者 呼跃军;味精行业环保达标树立典范[N];中国化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