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西秦岭早三叠世深水碳酸盐岩沉积演化模式

晋慧娟  李育慈  
【摘要】:通过对西秦岭东部早三叠世深水碳酸盐岩层序的研究,将其划分为下层段的碳酸盐缓坡型静海细粒沉积和上层段的碳酸盐陡坡型半深海-深海沉积。文中重点对上层段进行了剖析,共综合出5种相组合,它们在垂向上构成4個向上变薄变细的巨旋回,每一个巨旋回代表一次张裂断陷事件后沿断崖陡坡向盆地堆积的沉积柱,记录了西秦岭海槽在早三叠世逐渐裂解的全过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伊海生;西秦岭拉日玛金矿床的生物成矿作用[J];四川地质学报;1992年S1期
2 王念忠,王俊卿,张国瑞,王世涛;西秦岭若尔盖、迭部志留纪和早泥盆世棘鱼类的首次报道──西秦岭志留纪和泥盆纪脊椎动物研究之一[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8年04期
3 李永军,刘社华,李注苍,李英;西秦岭温泉花岗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地球化学信息[J];地质与勘探;2003年06期
4 齐瑞荣;甘肃省西秦岭铅锌多金属矿考察圆满成功[J];西北地质;2003年04期
5 矫东风,吕新彪;西秦岭西部地区基于MAPGIS的金矿有利地段圈定[J];地质找矿论丛;2004年01期
6 傅力浦 ,李跃西 ,宋礼生 ,温玉领;西秦岭的志留系[J];地层学杂志;1983年04期
7 林兵,孔牧,禹华珍,喻芒清,柯宇新;西秦岭泥盆系层控铅锌矿带成矿物理化学条件[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8 李永军,李英,刘志武,李注苍,李金宝;西秦岭温泉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岩浆混合信息[J];甘肃地质学报;2003年01期
9 蒋岫芸;西秦岭北带泥盆系金矿成矿前景展望[J];铀矿地质;1995年03期
10 杨恒书,张凤岭,杨逢清,王治平;西秦岭造山带南缘黑水断裂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力学学报;1996年03期
11 王学明,邵世才,汪东波;西秦岭金矿床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贵金属地质;2000年01期
12 毛景文;西秦岭地区造山型与卡林型金矿床[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年01期
13 张国伟,郭安林,姚安平;中国大陆构造中的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结[J];地学前缘;2004年03期
14 程彧,董铭,龙晓泳,方小敏,李晓斌,雷天柱;西秦岭李坝式金矿床成矿要素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15 刘建宏;;甘肃西秦岭区域成矿模式[J];甘肃地质;2006年02期
16 刘家军,郑明华,刘建明,周渝峰,顾雪祥,张斌,林丽,卢文全;西秦岭寒武系层控金矿床中硒的矿化富集及其找矿前景[J];地质学报;1997年03期
17 李永军,陈永彬,李英,金治鹏,刘志武,董俊刚;西秦岭铁矿床成矿系列及其区域地质对比[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1期
18 赵彦庆,叶得金,李永琴,陈国忠;西秦岭大水金矿的花岗岩成矿作用特征[J];现代地质;2003年02期
19 裴先治,丁仨平,胡波,李勇,张国伟,郭军锋;西秦岭天水地区关子镇蛇绿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04年12期
20 王宗起;郝梓国;;《西秦岭成矿地质背景与铅锌、银、铜、金资源评价技术研究(2006BAB01A11)》专辑简介[J];地质学报;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撼霆;吴时国;;东沙海区深水碳酸盐岩的发育与地震识别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莹;吴时国;;深水碳酸盐岩重力流沉积及其地质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韩春明;袁万明;于福生;汤云晖;保增宽;;甘肃省玛曲县大水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王葆华;徐九华;谢玉玲;邱士东;;西秦岭宕昌地幔岩流体-熔体包裹体初步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万景林;王瑜;李齐;李大明;郑德文;;西秦岭-太白山中新生代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A];固体核径迹论文集——第八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颜佳新;;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的挑战与机遇[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范立勇;王岳军;夏斌;李晓勇;;西秦岭中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刘新会;郑卫军;郑振云;岳连雄;;西秦岭寨上金矿床西部找矿前景分析[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研;;西秦岭甘肃化马地区中泥盆世早期的Pseudocamaro phoria-Uncinulus腕足群落[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6)[C];1989年
10 张森琦;王瑾;王秉璋;庄永成;;昆秦结合部鄂拉山陆内斜冲断裂-岩浆造山带造山机制研究[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效仁;西秦岭构造演化与喷流成矿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2 孙延贵;西秦岭—东昆仑造山带的衔接转换与共和坳拉谷[D];西北大学;2004年
3 闫臻;西秦岭晚古生代弧前盆地沉积与成矿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4 王勇;西秦岭晚古生代地层地球化学动力学及盆地—造山—成矿过程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2年
5 韩海涛;西秦岭温泉钼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D];中南大学;2009年
6 孙省利;西秦岭泥盆系西成矿化集中区烃碱流体成矿系列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7 丁仨平;西秦岭—祁连造山带(东段)交接部位早古生代构造格架及构造演化[D];长安大学;2008年
8 何进忠;西秦岭金属矿床成矿地球化学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9 梁文天;秦岭造山带东西秦岭交接转换区陆内构造特征与演化过程[D];西北大学;2009年
10 徐朝繁;伽师强震群区、西秦岭阿尼玛卿缝合带上部地壳精细结构[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要权;西秦岭东部金矿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D];中南大学;2004年
2 王永磊;甘肃西秦岭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中的球状分凝体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3 朱德勤;甘肃西秦岭地区钾霞橄黄长岩的矿物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程彧;西秦岭中川地区构造-岩浆活动与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5 徐静刚;天水地区碎屑岩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构造环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6 范丽娜;西秦岭洮河复向斜地质构造基本特征与油气远景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亓亮;西秦岭中新生代的造山作用及隆升[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赵文婷;青藏高原东北缘晚中生代玄武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郭俊锋;甘肃礼县石炭系地层古生物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10 楚丽霞;基于MORPAS的西秦岭金矿资源预测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孟永鹏;甘肃瞄准七个重点找矿靶区[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2 记者 焦鸣;秦岭金龙山“金龙”腾飞[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董建乐;矿床位置预测系统可圈点金属找矿远景区[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部讯;国土资源部与甘肃省将协调联动[N];中国矿业报;2010年
5 马佳;秦岭:发现百万年前奇特动物群[N];北京科技报;2008年
6 记者 李峰;我省10月以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10次[N];甘肃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钧;防患未然保安全[N];陇南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