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1990―2019年中国卒中危险因素的归因负担及变化趋势

吴琼  王晨冉  赵燕  韩丽媛  刘世炜  
【摘要】: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卒中及其亚型的危险因素归因负担与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开放数据,用人群归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 PAF)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探讨1990―2019年中国卒中及其亚型的危险因素归因负担及变化趋势。结果卒中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行为和代谢三大类,因其亚型不同而有所不同。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的15种危险因素(室外空气污染、高温、低温、铅暴露、室内空气污染、红肉摄入过多、高钠饮食、吸烟、吸二手烟、蔬菜摄入不足、水果摄入不足、纤维摄入不足、高BMI、高SBP、高FPG)相比,颅内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 IS)的危险因素还包括饮酒与肾功能不全,IS的危险因素还有低体力活动、全谷物摄入不足、高LDL-C。2019年,由IS、ICH、SAH导致的1 861.91、1 989.18、204.29万人年DALYs中,分别有68.91%、68.83%、66.35%归因于代谢因素,IS危险因素主要是高SBP(50.94%)、室外空气污染(26.81%)、高LDL-C(20.69%);ICH、SAH危险因素主要是高SBP(58.18%、58.01%)、室外空气污染(28.82%、30.09%)、高钠饮食(24.40%、25.11%)。1990―2019年,室外空气污染、高BMI、饮酒、红肉摄入过多导致的IS和ICH DALYs增幅较大,分别为410.46%、320.48%、277.03%、245.41%和168.93%、132.07%、60.01%、84.58%,而SAH仅因室外空气污染增加4.47%。结论导致卒中疾病负担的危险因素大多是可防可控的,因其亚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建议在考虑成本效益的情况下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郭吉平,钱国正,王艳,张旭静,曹奕丰,王桂清;卒中危险因素对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李影;周晓梅;刘立斌;袁景林;赵留庄;;青年卒中与中老年卒中危险因素和病因分型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20年33期
3 陆艳;;青年卒中危险因素研究概况[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年11期
4 王佳;田宏茹;李倩倩;王慧;;郑州市40岁以上户籍居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21年06期
5 乔保俊;胡良晨;郝延磊;;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与预防[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6 ;已知卒中危险因素对于中青年卒中负担的贡献[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年06期
7 王斌,缪中荣,刘尖尖;卒中危险因素及病因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7期
8 岳祥海;孙新刚;王改青;张璐;胡为民;王荔;;健康宣教对社区居民卒中危险因素知识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15年12期
9 徐刚;;纵观卒中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综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6年05期
10 朱荣长;郭吉平;黄久仪;杨永举;徐强;王桂清;;卒中危险因素暴露和聚集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1 戴雯;;老年卒中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04期
12 王京;;有卒中危险因素患者脑卒中症状认知及急救意识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13期
13 张淑艳;赵倩;孙蜀宁;;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及相关卒中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22期
14 王桂清,王艳,沈凤英,杨永举,曹奕丰,郭佐,樊舜英,徐晓斌,冯春红,田文生;脑血液动力学指标和卒中危险因素与卒中患病风险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年05期
15 曹奕丰;黄久仪;郭吉平;杨永举;俞学海;沈凤英;邱伟波;王艳;王桂清;;2008年上海农村社区50岁以上人群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及风险评估[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10期
16 曹莹莹;王健;张杰;王妮;高攀;杨娟;廖春莲;;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对卒中症状的认知及急救意识的调查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17 郭吉平;黄久仪;曹奕丰;杨永举;俞学海;沈凤英;邱伟波;王艳;王桂清;;2008年上海农村社区50岁以上人群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10期
18 袁文霞;韩刚;雷涛;;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再次卒中危险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2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覃艳艳;李吕力;;缺血性轻型卒中危险因素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2 张清秀;荣良群;魏秀娥;吕尤;付家亮;;徐州地区与性别相关的卒中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峰会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3 张清秀;魏秀娥;付家亮;吕尤;荣良群;;基于Relief算法与卒中数据库评估卒中危险因素[A];中华医学峰会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4 安中平;段建钢;王景华;宁宪嘉;;不同类型/不同TOAST分型卒中危险因素分布特征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杨娟;王健;欧书;张杰;王妮;杨娜;高攀;何兰英;王锋;;女性对卒中危险因素及卒中风险认识的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6 杨娟;曹莹莹;何兰英;王健;;卒中高危住院患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认识情况的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峰会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7 秦凤琴;周沐科;陈宁;郭建;胡文婷;何俐;;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5年
8 杨娟;王健;欧书;张杰;王妮;杨娜;高攀;;社区中老年卒中高危人群对卒中警示症状的识别能力及急救意识的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9 王喆;王寿先;魏广鑫;赵余静;都小龙;;垂体瘤卒中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大会暨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0 王展;王安心;赵性泉;王拥军;王春雪;;常见卒中危险因素对中国大陆地区女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11 尹娅洁;台立稳;;TIA后卒中危险因素的分析及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A];7th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大会暨第十届全国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2 郭吉平;黄久仪;杨永举;曹奕丰;王艳;冯春红;牟维艳;王桂清;;脑卒中高危个体筛查与干预管理策略社区试点效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5年
13 刘媛;乔雨晨;;脑卒中住院患者危险因素知识的调查及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14 刘新峰;徐格林;张媛;;南京卒中注册项目的初步研究结果[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5 刘春煜;郭江;郭建;周沐科;何俐;;低剂量他汀一级预防对中国西南地区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5年
16 石铸;孙凌云;;Beyond underuse:suboptimal safety of warfarin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associated stroke in a Chinese cohort[A];中华医学峰会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17 卓文燕;朱培培;李朝晖;陈欢;;珠海地区卒中高危人群城乡现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18 汪柳霞;董强;;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治疗的现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代珊珊;轻型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9年
2 廖嘉雯;卒中危险因素与卒中后抑郁发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20年
3 岳祥海;缺血性小卒中后早期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4 谢盈亭;脑梗死/TIA住院患者对卒中知识认知的调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5 王伟;踝臂指数及卒中危险因素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6 王鑫;重庆市主城区人口的脑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7 曹莹莹;脑卒中高危患者对卒中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及急救意识的调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8 王菲;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纤维蛋白原β链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2年
9 何炳接;院内卒中的临床分析[D];暨南大学;2015年
10 赵鸿琛;合并颅内/外血管病变的脑梗死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1 陈小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认知调查及延迟就诊相关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12 郝瑞;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中国北方缺血性卒中城乡危险因素差异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20年
13 包鹏南;恶性肿瘤相关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20年
14 杨娟;重庆市渝中区社区居民脑卒中相关知识认知水平的现况调查[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15 蒋绍军;胰岛素抵抗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6年
16 郑庆浩;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造影结果与阴阳类证回顾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7 张贵涛;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中应用[D];山东大学;2016年
18 王遐;微栓子在抗血栓药物治疗中评价作用初探[D];青岛大学;2011年
19 周翔鱼;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性分析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驻京记者 李瑶;国人须防两个卒中危险因素[N];医药经济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董超;中国已成卒中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N];保健时报;202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