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TDI封端聚醚预聚物与胺类固化剂固化反应的研究

文庆珍  牛万红  朱金华  
【摘要】:用FTIR对TDI-PPG-MOCA体系的固化过程进行了红外跟踪,对吸收峰进行了归属分析,研究了该体系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程度与时间的关系、固化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该固化反应为二级反应;当温度分别为25℃、80℃、100℃时,该反应的速度常数k依次为91.41、3.37×103和3.15×103(g·mol-1·h-1);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7.45kJ·mol-1。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胜方;张虹;徐蕊;冯江涛;晏石林;余剑英;;前端聚合在聚合物材料中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1年07期
2 张鹏;;聚丙烯酰胺基聚脲的合成及表征[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维娟;曲伟强;周知星;孙瑞泽;庹新林;;X射线可显影性含碘聚氨酯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2 张广照;马春风;周国英;;抗蛋白吸附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质[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王家喜;李金丽;孙建正;周宏勇;;环境友好的聚碳酸酯、聚氨酯合成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振;;后功能化合成含有不同间隔基团的非线性光学聚氨酯高分子[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5 孙培育;田立颖;郑震;王新灵;;含多巴胺的贻贝仿生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6 杨鹏飞;韩永德;李俊英;李天铎;;苯基异氰酸酯与邻羟基苯甲醇反应的自催化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蒋红梅;郑震;王新灵;;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硅/聚氨酯杂化材料[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8 曹晓东;张俐娜;;聚氨酯/苄基淀粉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及性能[A];第四届全国高聚物分子表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9 任志勇;曾希果;张国宝;杨小震;马德柱;余守志;;含羧基聚氨酯多给体多受体氢键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玮;朱徐丹;韩铭;张秋红;贾叙东;余学海;;具有核-壳结构的新型聚氨酯-壳聚糖离子复合物[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罗振寰;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涂层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表面性能[D];浙江大学;2010年
2 姜志国;交联/多相体系化学流变研究与群子理论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1999年
3 王明海;热塑性树脂改性环氧体系相分离过程中的流变行为[D];复旦大学;2006年
4 甘文君;热塑性改性环氧体系相分离的粘弹性行为[D];复旦大学;2004年
5 詹国柱;改性氰酸酯树脂及其复合体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陶庆胜;聚醚酰亚胺改性氰酸酯体系的反应诱导相分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高宗永;液晶环氧低聚物的合成及其改性热固性树脂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易方平;热固性树脂纳米尺度上微结构的形成及其材料相关性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余英丰;热塑性树脂改性环氧体系的复杂相分离[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立明;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及其聚合物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段良宝;聚氨酯结晶动力学及热分解行为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杜庆丽;双连续相结构聚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控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4 沈永丰;功能化CdS纳米晶的制备及其与聚合物的组装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姜伟峰;有机硅—聚氨酯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石红娥;蓖麻油TDI聚氨酯互穿网络型聚合物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丁利斌;蛋白质固定和分离载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张倩倩;纳米粒子增强蛋白质直接电子传递及其传感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彭翠华;CO-PU/HCAA互穿网络型聚合物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土萍;氯化亚铁催化丙烯酸酯类单体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