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快旋转中子星的相对论场方程的数值解

吴雪君  须重明  
【摘要】:借助于数值解的方法,求解了在广义相对论框架下以任意角速度旋转的稳定中子星的结构方程 计算方法是利用了Neugebauer的最小表面形式体系,Einstein场方程等效于二维最小表面方程.对10种可能的中子星的物态方程,计算了在快旋转下稳定星体的结构,旋转对中子星的结构参量及各种性质的影响.根据我们的计算结果探讨了对中子星的物态方程的一些限制和快旋转中子星的稳定性等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青;;宇宙之“八最”[J];大自然探索;2011年07期
2 颜士州;;哪些恒星有超强磁场[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9期
3 王志成;;宇宙演化的奇思妙想[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9期
4 颜士州;;星星会不会发射无线电波[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5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班淑芳;李俊;张双全;贾焕玉;桑建平;孟杰;;利用密度相关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核物质与中子星的研究(英文)[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下)[C];2004年
2 文德华;陈伟;刘良钢;;两种计算旋转中子星的性质方法的比较[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李俊;沈刚;G.Hillhouse;孟杰;;中子皮厚度与中子星半径[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张丰收;李文飞;;中子星静态性质的理论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郑小平;;Cas A温度迅速下降与中子星冷却机制[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6 李惕碚;;黑洞与中子星双星的区别[A];黑洞物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袁业飞;Prof.K.S.Cheng;Dr.T.Harko;;快速转动中子星的半解析方法[A];中国天文学会高能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温海豹;L.S.KIsslinger;茅广军;;对中子星、奇异星和脉冲星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粒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岳鹏;申虹;;强磁场环境下中子星物质中的反K介子凝聚[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文飞;陈列文;张丰收;;中子星中质子比例的密度依赖[A];Radioactive Nuclear Beam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昂;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和中子星物质中的K凝聚[D];兰州大学;2007年
2 喻孜;有限温下的中子星物质[D];吉林大学;2009年
3 罗志全;核心坍缩型超新星的相关物理过程及爆发机制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潘娜娜;高密核物质动力学与中子星理论的观测限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米爱军;中子星的状态方程和性质以及非对称核物质中的核子超流性[D];兰州大学;2008年
6 俞云伟;Swift时代伽玛射线暴及其余辉的多波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门全;核塌缩型超新星及其中微子驱动的星风[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康缈;一阶相变加热与中子星热演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当波;新辐射机制在高能天体物理学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10 魏会冈;强激光在实验室天体物理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宝江;中子星物质的物态方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李思农;中子星物质性质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韦明;强磁场下的中子星物质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倩;Δ共振态存在于中子星内部可能性的探讨[D];渤海大学;2012年
5 陈磊磊;中子星的结构与冷却[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文力;色超导相下旋转中子星质量半径关系与一味色超导相变潜热计算[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承均;物态方程及类太阳模型计算[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2年
8 张华;中子星的相对论平均场描述[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刘军胜;中子星中强子—夸克的相变[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周丽娜;有限温下含YY相互作用的中子星物质[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心见;加美观测到中子星爆发细节[N];科技日报;2004年
2 ;奇怪的星体——中子星[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陈克勤;科学家发现高速旋转的中子星[N];光明日报;2007年
4 ;英发现高密度中子星[N];江苏经济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周清春;中子星碰撞:认知宇宙的另一扇窗[N];科技日报;2006年
6 张梦然;星体极端引力效应首次以氧原子形式被揭露[N];科技日报;2010年
7 建一;“脉冲星”是“中子星”吗[N];大众科技报;2002年
8 王娟;双脉冲星:检验爱因斯坦预言[N];科技日报;2005年
9 记者  张晔 通讯员  罗静 李玮;伽马短暴观测谜团破解[N];科技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项煜虹;时变应作为主要的观测研究方向[N];大众科技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