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安徽省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分析

董昊  程龙  王含月  赵旭辉  朱余  
【摘要】:基于2016—2018年安徽省68个国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的臭氧(O_3)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安徽省O_3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安徽省O_3污染程度呈现逐年加重趋势,并有显著的季节和月度变化特征。2016—2018年,各年度单月O_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质量浓度第90百分位数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9月、5月、6月。O_3日变化趋势为典型的单峰形,各年度最低值出现在晨间07:00左右,最高值则是在15:00—16:00。全省O_3浓度总体上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温度、相对湿度与O_3浓度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负相关,但在不同季节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春秋季温度与O_3浓度的相关性好于夏冬季,夏季相对湿度与O_3浓度的相关性最为显著。O_3浓度在平均风速为2.1~2.2 m/s时更易出现超标。中部和北部城市在东南风的作用下易出现O_3超标并达到O_3浓度高值,而南部地区在风向为西风时更容易出现O_3超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2条
1 刘新春;钟玉婷;何清;陆辉;霍文;;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北缘城市近地面臭氧质量浓度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4年07期
2 ;臭氧:“地球保护伞”还是“隐形反派”[J];大众科学;2020年09期
3 ;臭氧危机[J];成人教育;1999年Z2期
4 ;臭氧小知识[J];成功;2003年05期
5 瑞语;爱恨交加说臭氧[J];百科知识;2005年04期
6 ;地面臭氧观测[J];气象科技资料;1976年06期
7 江善虎;任立良;雍斌;刘黎;杨海峰;;利用树木年轮重建马鞍山地区7~9月降水量序列[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H.U.Dütsch;;臭氧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气象科技;1982年03期
9 程小小;;什么是臭氧?[J];生态文化;2001年02期
10 严文莲;刘端阳;康志明;谢真珍;孙燕;;江苏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气象科学;2019年04期
11 梁碧玲;张丽;赖鑫;魏晓琳;;深圳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7年01期
12 薛文晧;张晶;周丽花;乔岩;;华北地区夏季严重臭氧污染事件及气象要素分析(英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新春;钟玉婷;何清;彭艳梅;罗孝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面臭氧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9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C];2013年
2 赵伟;高博;刘明;卢清;马社霞;孙家仁;陈来国;范绍佳;;气象条件对香港地区臭氧污染的影响[A];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8年
3 梁碧玲;张丽;赖鑫;魏晓琳;;深圳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1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及环境影响[C];2016年
4 梁卓然;顾婷婷;杨续超;杜荣光;齐冰;;基于季节环流分型回归方法的地面臭氧预测模型研究——以杭州为例[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 副热带季风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论文集[C];2017年
5 彭丽;赵春生;;2002年1月北京冬季臭氧垂直分布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6 朱佳;廖宏;杨洋;;气象场和排放变化对东亚臭氧输送年际变化及年代际趋势的影响[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4年
7 张利慧;李斌;周壮志;王悦;;太原市2017年臭氧污染特征及其气象因素分析[A];《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19年
8 彭艳;王钊;方建刚;张弘;;2008年1月中国长江南部地区持续性冰冻雨雪天气大气环流异常分析[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9 吴锴;康平;王占山;古珊;张莹;文小航;王思慧;陈雨姿;王莹;;成都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成因研究[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9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及环境影响论文集[C];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侯孟娇;地基、空基臭氧资料的对比与臭氧加热率的分层计算[D];云南大学;2016年
2 刘晓辉;基于ArcGIS的北美地区臭氧时空特征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3 陈闯;青藏高原东北侧臭氧垂直分布特征及个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4 乜虹;青藏高原清洁地区近地面层臭氧/二氧化碳特征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5 徐凤英;东亚地区臭氧变化与云南降水的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6 林忠;南极臭氧和大气垂直结构探测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0年
7 马金;垂直输送对香格里拉和当雄近地面臭氧影响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8 杭一纤;南京地区臭氧及其前体物浓度特征及城郊对比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9 李婕;昆明地区有效臭氧吸收系数的修正及其对Dobson臭氧柱总量观测的影响[D];云南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记者 张令琪;2017年马鞍山将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N];马鞍山日报;2013年
2 采访人 本报记者 王敬涛;臭氧:高空为宝 低空为害[N];中国气象报;2013年
3 李晔;臭氧并非越多越好[N];中国气象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林培;臭氧预报,正向我们走来[N];新华日报;2007年
5 杜长明;臭氧 宁做“远亲”不当“近邻”[N];健康报;2001年
6 记者 王燕 实习生 齐琳;马鞍山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会议召开[N];马鞍山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杜玉萍 李先爽;善待臭氧 安享阳光[N];江苏科技报;2005年
8 张星海;风云卫星发现北极臭氧减少[N];北京科技报;2011年
9 林培;臭氧预报将成你我健康参考[N];江苏科技报;2007年
10 刘立成 张中华;重建超长期臭氧序列获资助[N];中国气象报;2004年
11 李行;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发布“臭氧”预警信号[N];友报;2007年
12 记者 潘继鹏 通讯员 刘新春;乌鲁木齐沙漠所加强臭氧观测业务[N];中国气象报;2010年
13 林世勋;中南部地区发生暴雨[N];福建日报;2007年
14 本报记者 段昊书 黄彬;天气预报家族为何添加“新成员”?[N];中国气象报;2018年
15 记者 班威;韩国南部地区遭遇近百年来最大降雨[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