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系统聚类方法划分中国PM_(2.5)防治区域

陈杨  单春艳  白志鹏  任丽红  孟露露  吴晓璇  赵佳佳  李洋阳  
【摘要】:中国各城市细颗粒物(PM_(2.5))环境空气质量差异较大,呈现明显的区域污染特征。合理划分PM_(2.5)污染防治区域、开展区域性大气环境管理,是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2015年全国108个重点城市大气PM_(2.5)的日均浓度数据,使用系统聚类方法对各城市的PM_(2.5)全年污染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划分出不同防治区域。依据聚类分析的3项原则,综合比较4种不同聚类方法及结果,最后提出可以划分出8个PM_(2.5)污染防治区域:a赣鄂湘接壤地区(长株潭及周边城市),b成渝及周边地区,c粤桂地区,d闽浙沿海城市群,e东三省地区,f长三角地区,g山东及周边地区,h京津冀、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城市群。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阳生,沈兴兴,毛小苓,陈睿;北京市冬季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TSP,PM_(10),PM_(2.5)和PM_1污染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2 ;美环保作家号召人们参加“350ppm计划”[J];节能与环保;2009年04期
3 刘阳生,陈睿,沈兴兴,毛小苓,郝鹏鹏,曾明;北京冬季室内空气中TSP,PM_(10),PM_(2.5)和PM_1污染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4 黄青;程水源;苏福庆;陈东升;周颖;李悦;;北京市一次PM_(10)污染过程模拟与气象诊断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5 ;PM_(2.5)指标列入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年03期
6 徐梦侠;朱丽波;徐能斌;李申杰;杨炳建;俞杰;汪伟峰;赵倩;;基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PM_(10)滤纸的新型大气二英监测技术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2年05期
7 赵铮;张丽;李发荣;;昆明市大气PM_(10)污染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4年01期
8 王志轩;;霾、PM_(2.5)与电力[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2年01期
9 王玮,刘红杰;TSP-PM_(10)-PM_(2.5)-2型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中国环境监测;2003年01期
10 陈奔琦;;北京空气中PM_(2.5)的检测实验及改善建议[J];绿色科技;2012年10期
11 赖以坚;;东莞市环境空气PM_(2.5)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浅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2 杜新黎;李扬扬;白慧莉;董娅玮;;西安市环境空气PM_(2.5)污染现状及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13年06期
13 吕森林,邵龙义;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M_(10))中单颗粒的矿物组成特征[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3年04期
14 阎云玲,李建宏;浅谈采集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_(10))的影响因素[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3年04期
15 王哲;王自发;郑海涛;;一种评估烟花爆竹燃放对大气PM_(2.5)影响的新方法[J];中国环境监测;2014年03期
16 沙维奇;;环境空气PM_(2.5)污染特征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9期
17 王艳慧;肖瑶;;北京市PM_(5.0)可吸入颗粒物反演及其时空分布分析[J];环境科学;2014年02期
18 陈陵;范义兵;杨树;吴金星;李紫芬;陈海婴;;南昌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PM_(2.5)浓度调查[J];卫生研究;2014年01期
19 寿幼平;高晓梅;王静;杨凌霄;王文兴;;济南秋季大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在线观测[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20 ;少数地方PM_(2.5)监测进展缓慢环保部要求10月实时发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森林;邵龙义;;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M_(10))中单颗粒的矿物组成特征[A];第二届全国环境矿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桂玲;唐珂;秦文盛;刘伟;;空气中PM_(2.5)的研究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3 魏世龙;刘明;黄渤;毕新慧;盛国英;傅家谟;;两个典型工业区大气PM_(2.5)上三类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贵英;倪邦发;田伟之;DavidD.Cohen;EduardStelcer;OlgaHawas;王平生;刘存兄;黄东辉;李德红;;粒子激发X荧光分析研究良乡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_(2.5)的来源[A];第十一届全国活化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周娟;沈振兴;曹军骥;李旭祥;韩月梅;李建军;;西安冬季PM_(10)中多环芳烃的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A];第五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澎涛;;衡水农村地区PM_(2.5)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A];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六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暨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提升清洁生产审核能力和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黄德生;张世秋;万薇;余嘉玲;邹文博;陈晓兰;;珠三角PM_(10)污染的健康损害经济评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8 岳太星;金玲仁;赵燕芳;王艳;周洁;;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PM_(2.5)中金属元素的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9 董发勤;代群威;周世平;黄云碧;杨丽君;唐俊;;绵阳市城郊春季大气中PM_(2.5)特性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10 舒熳;李云春;曹军骥;;不同餐饮源的PM_(2.5)排放特征[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六章)[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旭艳;京津冀PM_(2.5)区域传输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苏维;南昌市PM_(2.5)和PM_(10)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城市森林阻控机制[D];江西农业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胜;包头市城区PM_(2.5)污染现状及防治思路的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邓兰;哈尔滨市冬季PM_(2.5)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苗娟娟;PM_(10)暴露诱导神经元退行性损伤及系统炎性机制[D];山西大学;2014年
4 张丽;影响西安市雁塔区PM_(10)和PM_(2.5)浓度的气象特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杨敏敏;自由对流层大气PM_(2.5)中PAHs的浓度特征及远距离传输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6 张苗;细颗粒物(PM_(2.5))对大鼠心肌梗死和心肌组织中MG53蛋白表达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7 梁隆超;贵阳市PM_(2.5)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8 邓自勇;PM_(2.5)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及机制[D];南华大学;2015年
9 张倩;北京PM_(2.5)中有机氮的污染特征与来源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10 马艳华;昆明市主城区PM_(2.5)金属元素特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鲍晓倩;以PM_(2.5)为突破口促环保改革[N];经济日报;2013年
2 ;PM_(2.5)、PM_(10)不降反升的计零分[N];中国环境报;2014年
3 记者 何超群;前八个月PM_(2.5)值同比不降反升[N];绍兴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刘晶;PM_(2.5)纳入空气质量考核[N];中国环境报;2013年
5 何六月;负电材料吸附PM_(2.5) 室内空气难题得解[N];中国环境报;2013年
6 记者 郭俊峰;哈尔滨伸多触角测PM_(2.5)[N];黑龙江日报;2012年
7 记者彭源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突破400ppm[N];中国电力报;2013年
8 武卫政;由PM_(2.5)想到烟花爆竹[N];人民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黄婷婷;控制长三角PM_(2.5)挑战何在?[N];中国环境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