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F神经网络在煤的热解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在MATLAB5 .3环境下 ,利用神经网络工具箱中的RBF神经网络算法 ,通过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对煤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 ,对热解初析温度Ti、最大反应速度对应的温度T1max、热解前期热解量G1以及热解完成时间t进行了预报 .预测结果表明用RBF神经网络来研究煤的热解特性 ,可以达到较高精度 ,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法
|
|
|
|
1 |
唐亚兰;高温高压下煤的岩石学特征变化及其与天然状态下煤的对比[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
2 |
张代钧,鲜学福;煤大分子中官能团的红外光谱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5期 |
3 |
侯孝强
,金奎励
,毛鹤龄;煤成烃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
4 |
袁庆春,张秋民,胡浩权,郭树才;乐平煤超临界萃取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1990年04期 |
5 |
杜云贵,谭学术,鲜学福;激发矿井瓦斯突出的力学机理的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6 |
杜云贵,鲜学福,谭学术,张广洋,许江;南桐煤的导电性质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
7 |
洪业汤,朱詠煊,张鸿斌,朴河春,姜洪波,曾毅强,刘广深;燃煤过程硫同位素分馏效应及其环境意义[J];环境科学学报;1993年02期 |
8 |
陆晓华,曾汉才,欧阳中华,张保军,魏路线;燃煤电厂排放细微灰粒中痕量元素的分布与富集规律[J];环境化学;1995年06期 |
9 |
陆晓华,AliA,刘汉珍,曾汉才;煤中痕量元素分布的多变量分析及实验研究[J];环境化学;1995年06期 |
10 |
陈彩霞,孙学信,马毓义;煤粉热解的挥发份组分析出模型[J];自然科学进展;199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