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管秉贤;南海北部冬季水温垂直结构的重要特征[J];海洋与湖沼;1981年04期 |
2 |
张效谦,梁鑫峰,田纪伟;南海北部450m以浅水层内潮和近惯性运动研究[J];科学通报;2005年18期 |
3 |
张旭;张永刚;聂邦胜;姚忠山;;垂直梯度法与最优分割法确定温跃层边界的比较分析[J];海洋通报;2008年06期 |
4 |
卢著敏;陈桂英;谢晓辉;许旭旭;尚晓东;;夏季南海北部海洋混合的微结构特征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
5 |
贾旭晶,刘秦玉,孙即霖;1998年5-6月南海上混合层、温跃层不同定义的比较[J];海洋湖沼通报;2001年01期 |
6 |
金海燕;翦知湣;;南海北部ODP 1144站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有孔虫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意义[J];地球科学进展;2007年09期 |
7 |
黄宝琦;杨文瑜;;南海北部氧同位素3期时上部海水结构的变化[J];第四纪研究;2006年03期 |
8 |
向荣;陈木宏;张兰兰;陆钧;陈忠;古森昌;;南海北部秋季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9 |
姜景忠;;温跃层中的微细结构[J];海洋通报;1979年04期 |
10 |
孙庆军;“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第76项01课题中三个专题通过鉴定、验收[J];海洋科学;1991年03期 |
11 |
危起伟;柯福恩;庄平;罗俊德;杨文华;;富水水库温度分层的调查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91年03期 |
12 |
刘秦玉,孙即霖,贾旭晶;春季南海北部上混合层的数值模拟与数值实验[J];海洋与湖沼;2002年05期 |
13 |
王洪道,史复祥;我国湖泊水温状况的初步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80年03期 |
14 |
汪蕴璞,林锦璇,王翠霞,王思源,汪珊;南海北部软泥水化学垂向剖面类型及其形成机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3年05期 |
15 |
包青华,柴心玉;黄海温跃层声散射与浮游生物垂直分布的关系[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5年05期 |
16 |
韦刚健,李献华,聂宝符,孙敏,刘海臣;南海北部滨珊瑚高分辨率Mg/Ca温度计[J];科学通报;1998年15期 |
17 |
施小斌,周蒂,张毅祥;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热-流变结构[J];科学通报;2000年15期 |
18 |
方文东,施平,毛庆文,甘子钧;南海北部上层海洋变化的定点观测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5期 |
19 |
黄宝琦,翦知湣,成鑫荣,汪品先;南海晚第四纪上升流区海水上层水体结构的变化[J];科学通报;2001年11期 |
20 |
吕连港,乔方利,葛人峰,卢燕,刘建军;后向散射强度与温跃层关系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