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风暴潮预报知识讲座

王喜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真朱米;;北海市城区北部海堤的风潮组合分析[J];广西水利水电;2011年03期
2 郑杰;;5612号台风增水过程的两种数值模拟方法比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19期
3 王公伯;李广雪;徐继尚;;近海人工岛稳定评价方法体系的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年04期
4 梁若皓;樊彦国;;现代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和可持续发展问题[J];灌溉排水学报;2007年S1期
5 张治昊;杨明;杨晓阳;戴清;;黄河口海岸冲淤演变的影响因素[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7期
6 郑娜;;我国海岛消失速度惊人[J];共产党员;2011年12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艳萍;郭丽霞;张婉莹;侯书勋;;唐山沿海风暴潮成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2 吴明月;周连科;边清河;;沧州沿海风暴潮气候统计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王万筠;殷海涛;徐明娥;刘建军;;两次气旋影响风暴潮过程的天气学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张晓慧;盛春雁;邵滋和;;青岛沿海风暴潮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连友;居丽玲;卢宪梅;孙素丽;;秦皇岛海域风暴潮天气的分析和预测[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刘学萍;武强;;烟台特大风暴潮灾害成因及应急服务[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任鲁川;尹宝树;别君;黄海军;;风暴潮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薛彦广;沙文钰;徐海斌;李少斐;;人工神经网络在风暴潮增水预报中的应用[A];第六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5年
9 郑丽娜;靳军;夏金鼎;孟伟;;基层台站关于温带气旋诱发风暴潮的预报与检验[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徐灵芝;赵玉洁;宋国辉;张文云;;离岸风背景下风暴潮异常增水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立松;风暴潮—天文潮—波浪耦合模型及其在杭州湾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2 杨桂山;中国海岸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1年
3 吴伦宇;基于FVCOM的浪、流、泥沙模型耦合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邓健;中尺度海—气—浪耦合模式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柏春广;江苏中部海岸全新世中期温暖期风暴潮频率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纪芳;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海洋动力灾害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7 冯兴如;重点区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与灾害评估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8 汪亚平;胶州湾及邻近海区沉积动力学[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9 于宜法;海平面变化对东中国海工程水位推算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10 赵鹏;渤海寒潮风暴潮增水风险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铖;风暴潮预报系统升级及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蒋娟;杭州湾、浙江沿海一带风暴潮数值预报的并行实现[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3 赵惟煜;基于地面沉降的风暴潮等级评估与灾情评价[D];天津大学;2010年
4 马进荣;长江口风暴潮流场计算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1年
5 任林军;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渔民收入损失评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雷晓燕;风暴作用下渤海中污染物(COD)输运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刘猛猛;风暴潮模型中风应力拖曳系数的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王月宾;渤海西岸风暴潮预报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刘永玲;海浪与风暴潮相互作用对风暴潮影响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刘青青;台风暴潮分级模型的建立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苏涛;风暴潮预报显威力[N];中国海洋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孔华 通讯员 卢绍琨;广州积极防御20年一遇风暴潮[N];广东建设报;2009年
3 通讯员 曹杰;加强风暴潮预报 加快防波堤建设[N];上海科技报;2009年
4 记者 张丽辉;沧州首创国内沿海风暴潮预报技术[N];河北日报;2006年
5 ;加强防御风暴潮工作[N];中国水利报;2008年
6 ;我国风暴潮的监测与预报[N];中国水利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田东霖;专家解析缅甸大灾缘由 强调应重视风暴潮预警[N];中国海洋报;2008年
8 牛健存;河北省沿海风暴潮预报技术通过国家鉴定[N];河北日报;2006年
9 记者 陆建銮赖伟行;黑格比当黑:水位高点+风暴潮[N];广州日报;2008年
10 杨威;风暴潮成为我国主要海洋灾害[N];中国海洋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