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灾害性海浪的监测和预报
【摘要】:
<正>一、灾害性海浪监测和预报的意义 灾害性海浪是指由于强烈大气扰动形成的巨浪(有效波高≥4m),是造成海难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它给海上航船、军舰和海上石油平台以及沿岸港工和军事建筑等带来巨大威胁,中外历史上由灾害性海浪造成的严重事故不胜枚举。1780年英、美海军在安的列斯群岛附近海战时,突然遭遇大飓风的袭击,双方并未接战就被巨浪卷沉400余艘战舰,死亡4万余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12月17日,美国海军第三舰队在菲律宾以东洋面,遭到巨大台风浪的袭击,在海面高达18.3m的怒涛中舰身横摇十分剧烈。在近两天的海难中舰队损失惨重,有790名官兵丧生,3艘驱逐舰沉没,100多架飞机被毁。1955~1982年的28年时间里全球因巨浪发生的石油平台翻沉事故有36起,平均每年1~2座,最多的一年有8座。我国类似的海难事故也有发生,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2台石油钻井平台分别沉浸于渤海和南海,丧生百余人。经济损失惨重。从1949~1982年的34年时间里就我国近海由恶劣海况翻沉的船只就有2000多艘。据日本报道,从1969~1982年的14年时间里,就有
|
|
|
|
1 |
许富祥,余宙文;中国近海及其邻近海域灾害性海浪监测和预报[J];海洋预报;1998年03期 |
2 |
许富祥;中国近海及其邻近海域灾害性海浪的时空分布[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6年02期 |
3 |
许富祥;吴学军;;灾害性海浪危害及分布[J];中国海事;2007年04期 |
4 |
高志华,许富祥;1994年中国海灾害性海浪特征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5年04期 |
5 |
许富祥;海浪预报知识讲座[J];海洋预报;2002年04期 |
6 |
许富祥;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灾害性海浪的时空分布[J];东海海洋;1998年03期 |
7 |
罗亚威,张蕴斐,孙从容,吴辉碇,蔡旭晖,刘煜,白珊,金振刚;“海洋1号”卫星在海冰监测和预报中的应用[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5年01期 |
8 |
;国家海洋局发布今年海洋灾害预测[J];齐鲁渔业;2001年03期 |
9 |
王华;姚圣康;龚茂珣;陈美榕;;东海区域灾害性海浪长期预测方法研究[J];海洋通报;2007年05期 |
10 |
尹涛,杨清华,许淙;极地科学考察中海冰监测和预报的研究应用[J];海洋预报;2005年S1期 |
11 |
廉双喜;赤潮监测和预报的构想[J];海洋技术;2002年02期 |
12 |
陶爱峰;胡国栋;;灾害性异常浪特性及研究方法综述[J];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01期 |
13 |
许富祥;2001年中国海海浪分析及2002年中国海海浪预测[J];海洋预报;2002年04期 |
14 |
许富祥;韦锋余;邢闯;;090415渤海黄海北部灾害性海浪风暴潮过程灾情成因分析及灾后反思[J];海洋预报;2009年03期 |
15 |
许林之;海洋灾害对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影响[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6年03期 |
16 |
陈荣发;海洋二所开创赤潮预报先例[J];海洋信息;1998年09期 |
17 |
刘纪元;;2007年海洋灾害预测会商会在京召开[J];海洋预报;2007年02期 |
18 |
;广东省海洋环境灾害应急决策辅助系统[J];水产科技;2010年Z1期 |
19 |
;海洋知识[J];科学中国人;1996年10期 |
20 |
陈荣发;面对赤潮灾害 呼唤监测预报[J];华东科技;1998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