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Gz暴露时间对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影响

韦应波  孙喜庆  曹新生  姚永杰  冯岱雅  杨长斌  
【摘要】:目的探讨 +Gz暴露时间对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2 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1 0Gz/3min组和 + 1 0Gz/5min组 3组 ,每组 8只。 +Gz暴露大鼠分别进行 + 1 0Gz/3min或 5min暴露 ,记录 +Gz暴露后不同时间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在暴露后即刻、1d、2d、4d及 6d时 + 1 0Gz/5min组大鼠正确率均显著降低 (P 0 .0 1 ) ,反应时均显著延长 (P 0 .0 1 ) ;与 + 1 0Gz/3min组比较 ,在暴露后 1d、2d、4d及 6d时正确率亦均显著降低 (P 0 .0 1 ) ,反应时亦均显著延长 (P 0 .0 1 ) ;中央格内停留时间在暴露后即刻较对照组和 + 1 0Gz/3min组显著延长 (P0 .0 1 ) ;平衡能力在暴露后即刻及 2d时较对照组和 + 1 0Gz/3min组显著变差 (P 0 .0 1 ) ;+ 1 0Gz/3min组大鼠反应时仅在暴露后即刻和 2d时较对照组显著延长 (P 0 .0 1 )。结论 + 1 0Gz/3min暴露可引起大鼠暂时性记忆功能障碍和行为的改变 ,而 + 1 0Gz/5min暴露可引起大鼠严重的持续性记忆功能障碍和行为明显改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汪德生;谈诚;王惠娟;李志利;袁明;唐国华;刘会明;陈文娟;;尾吊对大鼠离体肺循环的影响及NOS抑制剂的对抗作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素敏;周鹏;佟海英;傅骞;杨佳佳;;尾吊模拟失重对大鼠不同阶段粪钙排泄规律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2 纪安来;崔彦;张军;吉敏;李成林;王平;周金莲;刘子沛;杨鹤鸣;;微重力环境对大鼠血浆蛋白质谱影响的研究[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红毅;白树民;张红;朱德兵;雷浪伟;;叶酸、维生素B_6摄入水平对模拟失重大鼠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七届学术会议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4 张然;白云刚;暴军香;程九华;刘焕;马进;;模拟失重大鼠动脉VCAM-1表达的变化[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5 万玉民;张曼夫;刘跃;;大鼠尾部悬吊及恢复期股骨骨质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孙喜庆;徐志鹏;张舒;吴斌;;模拟飞船应急返回时+Gx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曹新生;杨连甲;吴兴裕;吴燕红;张乐宁;张立藩;;不同G值失重对抗措施对大鼠承重骨对抗效果的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崔玉鹏;张凡;王保成;宋玉涛;杨卫平;朱一力;洪峰;;大负荷游泳训练与模拟失重对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对比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潘文干;吕士杰;梅丹;罗卫国;;飞行应激对大鼠脑垂体LEK、CRH及POMC衍生肽影响的实验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10 高放;余志斌;程九华;;悬吊大鼠比目鱼肌间断强直收缩疲劳性增加机理的初步探究[A];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2005年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锋;模拟失重肺组织蛋白组学变化和药物干预对一氧化氮表达及凋亡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2 李成林;模拟失重对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与免疫屏障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3 孙标;不同生理系统对间断性人工重力反应性差异问题的地面模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4 张林;模拟失重加辐射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变化和太空燮理汤的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马进;模拟失重下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6 陈杰;长期模拟失重下心脏适应性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2年
7 张舒;不同重力环境对大鼠成骨细胞力学信号转导功能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8 张乐宁;模拟失重下脑血管的适应性变化及间断性重力作用的对抗效果[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9 程宏伟;模拟失重大鼠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特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10 孟庆军;模拟失重下血管分化性改变的局部调节机制—L-RAS与收缩蛋白[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丽娟;模拟失重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周瑛;+Gz重复暴露对大鼠心室肌形态及Cx43蛋白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3 徐志鹏;模拟飞船应急返回时+Gx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4 杨锐;雷奈酸锶对模拟失重雄性大鼠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政;重复+Gz应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生化机理及低G预适应和茶多酚防护效果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6 韩磊;+Gz暴露与脑HSP70基因表达相关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7 谭雄进;模拟微重力对大鼠负重骨骨代谢及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8 孙伯原;电刺激对空间失重所致骨丢失作用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胡清照;失重性肌萎缩与脾虚证的关系初探[D];西北大学;2008年
10 林凯;正加速度(+Gz)重复暴露致大鼠脑损伤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