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锋,李志荣,廖玲,王玉雪,陈燕辉;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沉积相分析[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3年03期 |
2 |
刘麟,阳芳;地震属性在勘探阶段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4年S1期 |
3 |
王守峰,杨军;关于E-反演*-半群[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
4 |
黄昌武;;不要滥用地震属性[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年01期 |
5 |
李培明,宋维琪;利用地震属性二次规划反演孔隙率参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年02期 |
6 |
高林,杨勤勇;地震属性技术的新进展[J];石油物探;2004年S1期 |
7 |
童思友,刘怀山,陈容;地震属性优化技术在胜利油田CJZ东坡的应用[J];西北地质;2004年04期 |
8 |
曹辉;地震属性应用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石油物探;2004年S1期 |
9 |
朱玉波,陆光辉,李琳,赵小平,张驰,王永敏;地震属性优化提取及实例分析[J];石油物探;2004年S1期 |
10 |
谢占安,赵岩;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G29区块的应用及效果[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04期 |
11 |
李汉林,姜在兴,赵澂林,刘孟慧;沉积相的定量判别[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Z1期 |
12 |
早板龙儿,卢林松;分布在山口县西北部特牛地区渐新统日置群的沉积环境和“芦屋动物群”的古生态[J];海洋石油;1995年04期 |
13 |
Lesli J.Wood
,赵剑敏,吴龙丽;综合地震属性和层序地层学方法分析阿根廷San Jorge盆地的储层形态[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1年02期 |
14 |
曹辉;关于地震属性应用的几点认识[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2年05期 |
15 |
何碧竹,周杰,汪功怀;利用多元地震属性预测储层信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年03期 |
16 |
卢宝坤,史謌;测井资料与地震属性关系研究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7 |
刘传虎;地震属性与非构造油气藏勘探[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5期 |
18 |
刘蜀敏;唐雪萍;马波;李小玲;;川西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河道识别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6年03期 |
19 |
秦刚;谢锐杰;;长岭前七号地区沉积体系(相)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2期 |
20 |
宋维琪,韩宏伟;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组合优化算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年S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