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海海底甲烷原位探测技术取得突破
【摘要】:
<正>2011年5月26日,记者从中科院海洋所获悉,由该所张鑫博士作为第一完成人,与美国蒙特利湾海洋研究所合作研制的深海甲烷原位探测系统日前获得成功。深海沉积物中蕴藏着丰富的甲烷气体,其与水分子结合可以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甲烷循环和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是一种潜在的清洁能源,但一直缺乏有效的探测手段。利用这项技术,科研人员在世界上首次获得了深海沉积物中甲烷的原位真实浓度,是传统采样测试结果的10~20倍,从而证明甲烷
|
|
|
|
1 |
;我国深海海底甲烷原位探测技术取得突破[J];海洋石油;2011年02期 |
2 |
王祝文,李舟波,刘菁华;天然气水合物的测井识别和评价[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3年02期 |
3 |
高兴军,于兴河,李胜利,段鸿彦;地球物理测井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
4 |
许红,刘守全,王建桥,蔡乾忠;国际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主要技术构成[J];海洋地质动态;2000年11期 |
5 |
刘怀山,周正云;用于研究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6 |
手塚和彦
,张守本;天然气水合物的测井解析[J];海洋地质动态;2003年06期 |
7 |
;我国陆域发现“可燃冰”[J];工业炉;2009年06期 |
8 |
罗光熹,周安;自然界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J];天然气工业;1995年04期 |
9 |
赵生才;关于开展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
10 |
陈建文;天然气水合物及其实测的地球物理测井特征[J];海洋地质动态;2002年09期 |
11 |
马孝春,黄盛仁;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条件及判据[J];西部探矿工程;2002年S1期 |
12 |
狄永军,郭正府,李凯明,于开宁;天然气水合物成因探讨[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
13 |
Gerhard Bohrmann;Marta E Torres;公衍芬;;用孔隙水中氯离子浓度异常估算天然气水合物含量[J];海洋地质动态;2007年12期 |
14 |
Tackeuchi R
,Mastsumoto R
,李军;日本南部南海海槽沉积物间隙水地球化学[J];海洋地质动态;2005年09期 |
15 |
;冻土区可燃冰勘查,2011年主攻四大区域[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年05期 |
16 |
龚建明;海底地貌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关系[J];海洋地质动态;2000年11期 |
17 |
黄朋,潘桂棠,王立全,胡宁静;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预测[J];地质通报;2002年11期 |
18 |
Dong-Hyo Kang;杨传胜;;韩国东海Ulleung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标志[J];海洋地质动态;2009年02期 |
19 |
胡奥林;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现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5年02期 |
20 |
蒲晓强;钟少军;;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特征[J];海洋科学;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