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黄海北部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摘要】:为研究北黄海北部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于2016年7月在北黄海北部采集31个表层沉积物,并对沉积物中16种PAHs、总有机碳(TOC)和粒度进行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区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总含量范围在3.54~93.07 ng/g之间,平均含量34.50 ng/g,在辽东半岛东岸多环芳烃的分布呈由近岸向外海逐渐递减的趋势,总体看该区域PAHs的污染处于较低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该海区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燃烧源和石油源。该区域有机碳的分布受鸭绿江物质输入的影响,自东向西含量逐渐递减。粒度则呈现长山列岛以东,颗粒较粗;长山列岛以西,颗粒较细,空间变化相对较小。进一步分析表明,PAHs的分布主要受鸭绿江、辽东沿岸中小河流以及黄河的物质来源的影响;此外,该区水动力条件也是影响多环芳烃分布的重要因素。
|
|
|
|
1 |
杨永亮,麦碧娴,潘静,殷效彩,李凤业;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J];海洋环境科学;2003年04期 |
2 |
杨佩华;朱志伟;徐亚岩;韩彬;杨东方;郑立;王小如;;南大西洋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风险评估[J];海洋环境科学;2015年06期 |
3 |
张明亮;黎慧;徐英江;邓旭修;付翔;吕振波;;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15年01期 |
4 |
黄宏;董巧香;黄长江;;粤东柘林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6年06期 |
5 |
薛荔栋;郎印海;刘爱霞;刘洁;;黄海近岸日照段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8年06期 |
6 |
杨和福;南极普里兹湾及毗邻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高岭石的红外光谱分析[J];海洋科学;1988年03期 |
7 |
詹玉芬;南极半岛西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硅藻的初步研究[J];南极研究;1988年02期 |
8 |
陈敏仪,朱旭;长江口、杭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汞的地球化学行为[J];海洋与湖沼;1988年06期 |
9 |
吴瑜端,林月玲;九龙江口厦门海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人为增量的测定[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8年06期 |
10 |
程波;威海湾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J];海洋科学;1989年06期 |
11 |
程波;龙口湾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9年06期 |
12 |
张群英,郭锐;福建兴化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分布[J];台湾海峡;1989年02期 |
13 |
林峰,许清辉,杨春瑾,陈维芬;闽江口悬浮物和表层沉积物中镉铅铜锌的分布[J];台湾海峡;1989年03期 |
14 |
蓝先洪;;珠江口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J];海洋湖沼通报;1989年04期 |
15 |
刘红晨;吴瑞;;海口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石油类分布与评价[J];热带农业工程;2018年05期 |
16 |
金彬明;江锦花;;台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浓度水平、富集规律及来源(英文)[J];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08年01期 |
17 |
江锦花;;台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浓度水平、富集规律及来源[J];海洋通报;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