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北黄海北部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刘强  高建华  石勇  艾乔  盛辉  张道来  李军  白凤龙  
【摘要】:为研究北黄海北部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于2016年7月在北黄海北部采集31个表层沉积物,并对沉积物中16种PAHs、总有机碳(TOC)和粒度进行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区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总含量范围在3.54~93.07 ng/g之间,平均含量34.50 ng/g,在辽东半岛东岸多环芳烃的分布呈由近岸向外海逐渐递减的趋势,总体看该区域PAHs的污染处于较低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该海区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燃烧源和石油源。该区域有机碳的分布受鸭绿江物质输入的影响,自东向西含量逐渐递减。粒度则呈现长山列岛以东,颗粒较粗;长山列岛以西,颗粒较细,空间变化相对较小。进一步分析表明,PAHs的分布主要受鸭绿江、辽东沿岸中小河流以及黄河的物质来源的影响;此外,该区水动力条件也是影响多环芳烃分布的重要因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杨永亮,麦碧娴,潘静,殷效彩,李凤业;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J];海洋环境科学;2003年04期
2 杨佩华;朱志伟;徐亚岩;韩彬;杨东方;郑立;王小如;;南大西洋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风险评估[J];海洋环境科学;2015年06期
3 张明亮;黎慧;徐英江;邓旭修;付翔;吕振波;;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15年01期
4 黄宏;董巧香;黄长江;;粤东柘林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6年06期
5 薛荔栋;郎印海;刘爱霞;刘洁;;黄海近岸日照段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8年06期
6 杨和福;南极普里兹湾及毗邻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高岭石的红外光谱分析[J];海洋科学;1988年03期
7 詹玉芬;南极半岛西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硅藻的初步研究[J];南极研究;1988年02期
8 陈敏仪,朱旭;长江口、杭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汞的地球化学行为[J];海洋与湖沼;1988年06期
9 吴瑜端,林月玲;九龙江口厦门海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人为增量的测定[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8年06期
10 程波;威海湾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J];海洋科学;1989年06期
11 程波;龙口湾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9年06期
12 张群英,郭锐;福建兴化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分布[J];台湾海峡;1989年02期
13 林峰,许清辉,杨春瑾,陈维芬;闽江口悬浮物和表层沉积物中镉铅铜锌的分布[J];台湾海峡;1989年03期
14 蓝先洪;;珠江口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J];海洋湖沼通报;1989年04期
15 刘红晨;吴瑞;;海口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石油类分布与评价[J];热带农业工程;2018年05期
16 金彬明;江锦花;;台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浓度水平、富集规律及来源(英文)[J];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08年01期
17 江锦花;;台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浓度水平、富集规律及来源[J];海洋通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静;陈微微;黄鹏;洪清泉;董慕佳;聂森艳;蔡明刚;;白令海及其以北北冰洋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及来源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张先勇;杨宝;刁晓平;周海龙;曹佳;;海口湾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时空分布特征[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宝;刁晓平;周海龙;张先勇;曹佳;谢嘉;杜俊俏;;海口湾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时空分布特征[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胡宁静;石学法;刘季花;黄朋;;辽东半岛西部海域沉积物多环芳烃分布特征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魏建伟;石学法;;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热释光特征及其指示意义[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孙兴全;刘升发;李景瑞;陈明德;赵广涛;石学法;;孟加拉扇下扇区表层沉积物常微量元素分布及其物源指示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7 卢腾腾;林钦;柯常亮;孙润霞;;珠江口伶仃洋水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刘莹;翟世奎;;东海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环境活性金属元素的分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9 梁涛;;香港河流及近海表层沉积物及其孔隙水的毒性特征及机理[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张荣秋;董纯明;盛华芳;白秀花;矫立萍;刘金禄;汪卫国;周宏伟;邵宗泽;;白令海和楚科齐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降解微生物多样性[A];福建省海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翠苹;墨西哥湾—南海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组成与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2 高志友;南海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指示[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3 曹军伟;深海多环芳烃降解菌Celeribacter indicus P73~T降解荧蒽和菲的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杨佰娟;以含硫多环芳烃和金刚烷为标志物的海洋溢油鉴别新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李培苗;痕量元素在中国北方主要海产贝类和黄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6 霍素霞;渤海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宇;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2 郭倩影;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的磁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3 王玉洁;广西茅尾海底泥中氯代多环芳烃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4 王星辰;北黄海—渤海表层沉积物和颗粒物中生物标志物的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曹芳;青岛近海表层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及来源解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王惠艳;渤海湾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
7 张莹;多环芳烃在微塑料聚苯乙烯的吸附能力和吸附机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7年
8 刘贝贝;深圳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初探[D];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
9 马海青;渤海湾和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甾醇的分布和来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10 王伟;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王晶;今冬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为常冰年[N];中国海洋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