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固定冰形态特征与成因初探
【摘要】:本文以辽东湾沿岸固定冰观测资料为基础,通过比较与分析,将辽东湾堆积程度较严重、最大堆积高度较高、宽度较大、冰期较长的固定冰定义为稳定型固定冰;将堆积程度较轻、最大堆积高度较低、宽度较小、冰期较短的固定冰定义为不稳定型固定冰。对固定冰的三个组成部分:冰脚、搁浅固定冰和悬浮固定冰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悬浮固定冰所受的各种力,指出稳定型固定冰与不稳定型固定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风应力,潮流应力与海岸抑制阻力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否。
|
|
|
|
1 |
王昆;王年斌;;辽东湾海域水体污染物输运的数值模拟[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0年04期 |
2 |
李志军,丁德文,闫启仑,金洪泰,郭皓;辽东湾海冰晶体结构及其内部叶绿素的初步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1997年03期 |
3 |
梁维波;朱守维;张国清;;辽东湾海域污染及防治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3期 |
4 |
宋有强;辽东湾北部岸带温、盐分布基本特征[J];海洋通报;1990年03期 |
5 |
张连选;董树强;董吉田;;辽东湾的波谱分析[J];海岸工程;1989年02期 |
6 |
曹慧慧;陈元;赵骞;王晶;;辽东湾东部秋季海流特征的同步观测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9年04期 |
7 |
宋伦;吴景;李楠;杜静;杨爽;王鹏;;辽东湾潜在褐潮生物时空分布及环境关联[J];中国环境科学;2018年08期 |
8 |
于大涛;高范;姜恒志;;辽东湾西北部近岸海域水质现状调查及污染特征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16年04期 |
9 |
林凤翱,于占国,梁玉波,关道明,冯金祥;辽东湾沿岸贝类和环境中的粪大肠菌和细菌总数[J];海洋环境科学;2004年03期 |
10 |
孔祥鹏,苏宇凯;辽东湾北部浅水区海水腐蚀试验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3年04期 |
11 |
马力;朱龙海;胡日军;刘志杰;张自豪;;辽东湾西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分布及其对物源和输运过程的指示[J];海洋湖沼通报;2021年05期 |
12 |
李亚楠,张燕;辽东湾顶部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机理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03期 |
13 |
苗丰民,李淑媛,符文侠,李光夭,庄振业,许卫东;辽东湾东部砂岸的近期变化及演变趋势[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6年02期 |
14 |
郎东海;;对辽东湾浅海井口保护结构设计的几点认识[J];中国海洋平台;1991年06期 |
15 |
李志军,孟广琳,张涛;辽东湾暖冬海冰特征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1992年02期 |
16 |
王忠蕾;郑洪波;梅西;孟祥君;强小科;;辽东湾北部钻孔磁性地层年代框架及地质意义[J];第四纪研究;2020年03期 |
17 |
陈生涛;苗安洋;温婷婷;杨晓飞;褚忠信;;辽东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1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