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花纹文蛤(Meretrix meretrix)的外套膜蛋白质的双向电泳研究
【摘要】: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浙江乐清无花纹和有花纹文蛤外套膜的全蛋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质谱和软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分析。经PDQuest软件分析,在pH4—7,分子量14.3—200kD之间,无花纹文蛤样品中检测到682±24个蛋白质点,有花纹样品检测到600±35个蛋白质点,平均匹配率为84.5%。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文蛤共有256个点存在差异表达,这些差异点可能与贝壳的颜色和花纹形成有关。其中98个点为无花纹文蛤特有,57个点为有花纹文蛤特有,另有101个点在表达量上存在两倍以上差异。在无花纹贝壳中发现分子量为42kD左右,等电点为6.4左右,与库蚊的肌动蛋白(分子量为41.7kD,等电点为5.3)匹配率较高;分子量为29kD,等电点为5.6,与飞鱿的肌动蛋白(分子量为29kD,等电点为5.25)匹配率较高的两个蛋白质。在有花纹文蛤中发现了分子量为27kD左右,等电点为4.8,与丽文蛤属的肌浆钙结合蛋白(分子量为20.8kD,等电点为4.98)匹配率较高。
|
|
|
|
1 |
张建国;“天下第一鲜”——吕四文蛤[J];中国土特产;1998年03期 |
2 |
陈蓝荪,王晓波,陈都前;我国大陆发展文蛤市场的对策研究[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3 |
于志华,宁晓村,姚国兴;暂养区文蛤大批死亡原因和预防技术[J];水产养殖;1995年02期 |
4 |
丁晓飞;如东文蛤[J];中国土特产;1997年01期 |
5 |
于志华;文蛤增养殖技术讲座[J];水产养殖;1997年06期 |
6 |
于业绍,于志华,郑庆树,崔广法;江苏南部沿海文蛤大批死亡原因的探讨[J];海洋科学;1985年04期 |
7 |
吕荣束,吕为民,李瑞莺;文蛤在虾池的混养技术初试[J];福建水产;1997年02期 |
8 |
林克文;文蛤的养殖技术──之五:池养文蛤病害的综合防治[J];中国水产;2002年03期 |
9 |
李树国,朱善央,陆锦天;贝类养殖技术之五:文蛤大范围死亡原因探讨[J];中国水产;2004年12期 |
10 |
刘守湘;文蛤的养殖技术[J];河北渔业;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