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坛紫菜体细胞培养中类单孢子的观察

王素娟  严兴洪  
【摘要】:本项研究于1984—1987年进行。用酶解法将坛紫菜叶状体体细胞分离出来,然后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少数体细胞可以直接萌发成正常叶状体,而大部分体细胞则分裂成不定形的多细胞团。培养三周之后,部分细胞团的外壁融化,里面的细胞游离出来,它们当中的少数细胞再萌发成具有假根的正常叶状体,本文称这些细胞为“类单孢子”。类单孢子发生成叶状体的方式与壳孢子基本相同。另外,还发现种藻越大,由多细胞团放散的类单孢子越多。用20—25cm长藻体的不同部位进行试验,在基部0.2—15.0cm之间,随着藻体部位的上移,由类单孢子长成的小苗逐渐增多。坛紫菜由壳孢子长成的叶状体一直认为是不形成单孢子的。本文首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川,李刚,潘国瑛,黄良民;广东紫菜和坛紫菜温度适应性的比较研究[J];水产学报;1982年04期
2 桂耀林;顾淑荣;徐廷玉;;罗汉果叶组织培养中的器官发生[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4年02期
3 刘鸣岗;;四川浮萍科植物[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4 李世英,许璞,王敏;光照时间对条斑紫菜叶状体生长和单孢子的形成、放散和附着的影响[J];海洋科学;1988年04期
5 李世英;坛紫菜叶状体形成放散单孢子的初步研究[J];海洋与湖沼;1988年06期
6 柯善强;傅俊;桂耀林;徐廷玉;;裂叶悬钩子器官发生的细胞组织学观察[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9年11期
7 王素娟,严兴洪;坛紫菜体细胞培养中类单孢子的观察[J];海洋与湖沼;1990年02期
8 严兴洪,张饮江,王志勇;坛紫菜体细胞的连续克隆培养和悬滴培养[J];水产学报;1990年04期
9 王志勇;;鹧鸪菜组织和细胞培养的研究Ⅳ.藻体任意碎片的培养与损伤藻体再生的观察[J];海洋湖沼通报;1991年01期
10 李世英,郑宝福;坛紫菜与条斑紫菜轮栽试验[J];海洋与湖沼;199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翠敏;邢津川;熊延;王宁宁;王淑芳;王勇;;细胞分裂素调控的浮萍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熊延;李伟敏;任辉;刘清岱;王宁宁;王淑芳;王勇;;细胞分裂素在维持P143品系浮萍叶状体光合作用中的作用[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王兴安;马宗琪;孙延立;王斌;孙凤娟;;毛泡桐花药培养获得叶状体[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朱晔荣;田宝静;吕宪禹;王勇;;二苯脲对紫萍半叶状体的作用[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张全斌;王春波;张虹;牛锡珍;徐祖洪;李智恩;;坛紫菜多糖组分F1的抗氧化作用[A];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论文荟萃集[C];2005年
6 刘德盛;胡宁三;;三十烷醇(TA)乳粉对紫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A];2005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戴继勋;刘秋明;杨堃峰;;紫菜酶法育苗在我国北方海域的养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左正宏;杨听林;王礞礞;蔡嘉力;陈奕欣;;坛紫菜别藻蓝蛋白的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的分析[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左正宏;江雨;陈瑜芳;王重刚;陈奕欣;;外源植物激素对坛紫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蛋白组学分析[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王萍;李信书;许星鸿;李福后;;植物激素对条斑紫菜叶状体生长发育的影响[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梅俊学;紫菜叶状体无性繁殖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2 伍碧华;小麦离体培养的营养器官与花器官发育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3 邵魁双;海藻无性系的构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4 叶乃好;藓羽藻原生质体团聚、再生及其相关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5 高政权;条斑紫菜光系统Ⅱ的分离鉴定及Rubisco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6 王娟;紫菜减数分裂与单性生殖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赵扬;坛紫菜转鲎素基因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钦;有机磷农药、重金属对坛紫菜毒性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钟剑霞;海藻烷基多苷硫酸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3 庞国兴;坛紫菜丝状孢子体EST的获取、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4 曾庆国;坛紫菜纯系培育及微卫星标记检测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5 徐矫健;几种金属离子对坛紫菜叶状体体细胞发育与色素含量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6 陈小强;坛紫菜中R-藻红蛋白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张薇;坛紫菜丝状体细胞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的营养增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8 梁宏;两种紫菜超低温保存方法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顾勤英;坛紫菜的细胞发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项文钰;实验室条件下紫菜生活史多样性的观察[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水科;条斑紫菜[N];江苏科技报;2001年
2 范翠红 张建江;紫菜养殖前景广阔[N];中国海洋报;2003年
3 中国保健协会多肽研究基地武汉天天好肽类物质研究所 杨国燕;螺旋藻中藻胆蛋白的开发应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4 张立霞  ;高尔夫球场苔藓的发生与防治[N];中国花卉报;2004年
5 上海水产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陈蓝荪;我国紫菜出口特征和对策研究[N];中国渔业报;2005年
6 郑劭清;紫菜出口打破坚冰之后[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7 ;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N];科技日报;2005年
8 李汉昌 赖平玉 谢松平;低温阴雨气候 如何育好紫菜果孢子苗[N];闽东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刘刚 本报通讯员 斯欣宇 倪洁文;浙江紫菜难吃对日出口“头口水”[N];浙江日报;2005年
10 马仕本;汕头从海藻养殖中“掘金”[N];中国特产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