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介寿;;下地幔及核幔边界结构与地球动力学[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2 |
马石庄;王月华;徐元芳;安振昌;;地磁急变、Chandler颤动与核幔电磁耦合的参量共振机制[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
3 |
傅容珊;黄建华;;板块、大地水准面、下地幔及地幔热对流模型[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
4 |
陆文松;马石庄;徐升;;地球发电机产生的三维非均匀地幔的电磁场[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
5 |
宁杰远;臧绍先;;俯冲带穿透670km间断面及负浮力计算中的影响因素[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
6 |
周丽梅;臧绍先;;地震观测对670km间断面起伏推测的约束[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
7 |
熊熊;傅容珊;许厚泽;;由下地幔冷异常分布推断冷柱的形成过程[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
8 |
杨志根;;地球自转,冰期后地壳反弹和下地幔粘性估计[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
9 |
张旗;;蛇绿岩与板块扩张机制[A];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
10 |
张旗;周德进;李秀云;;古特提斯大洋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及下地幔的印记[A];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