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兰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国兰是我国传统名花,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观赏花卉之一。国兰种植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国兰品种更新较慢,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其原因主要是国兰育种困难。近年来,围绕着国兰的育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育种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从国兰种质资源的收集、种质资源的鉴定、杂交育种、组织培养、多倍体育种、分子育种等方面总结了国兰育种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当前国兰育种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展望,以期为国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
|
|
|
1 |
李风童;包建忠;孙叶;刘春贵;马辉;张甜;陈秀兰;;兰花种子萌发研究进展及对国兰杂交育种的启示[A];花卉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4年 |
2 |
高丽;李洪林;杨波;;国兰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研究与开发[A];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
3 |
赵悦平;张志华;;核桃组织培养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4 |
黄贞光;皇甫幼丽;徐乐茵;;猕猴桃茎段组织培养[A];河北省果树学会第七届、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1981年 |
5 |
赵梁军;刘文利;李德颖;孙阿崎;赵秀琴;;仙客来研究进展[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
6 |
陈克贵;吴洁;孟宪章;岳春芳;;中国兰的兰花工业探讨[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
7 |
刘建成;刘冰;陈先玉;;姜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A];2007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
8 |
刘晓砚;刘铁安;王素;;矮生草花组织培养的生产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
9 |
李枷霖;袁卫民;徐式进;蔡平;;白沙枇杷组织培养初代物建立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C];2012年 |
10 |
董晓民;刘伟;李桂祥;张安宁;;桃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暨果树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6年 |
11 |
王秀英;;菊花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A];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
12 |
贾东坡;李庆伟;冯林剑;韩富根;;锥花福禄考根段的组织培养[A];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
13 |
朱根发;蒋明殿;;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A];花卉研究2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建所20周年论文选集(1984-2004)[C];2004年 |
14 |
李琛;吕长平;刘湘平;栾爱萍;张群;;大花蕙兰栽培技术研究进展[A];园艺学文集5[C];2010年 |
15 |
李芹;谭伏美;苏翠;;朝鲜蓟组织培养研究初报[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16 |
杨林;朱莉;孙奂明;;朱顶红育种和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A];2010中国球根花卉年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
17 |
李萍;成仿云;何桂梅;;牡丹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A];第二届全国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18 |
张婕;高亦珂;;无糖组织培养在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中的应用[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
19 |
刘玉平;柯卫东;黄新芳;李峰;彭静;叶元英;李双梅;;芋的组织培养[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
20 |
郑亚杰;姚寰宇;;山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与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