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酸/Ag-Cu合金纳米粒子/TiO_2三元复合膜电极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的研究
【摘要】:本文将Ag-Cu合金纳米粒子、Dawson型结构多酸K_6[P_2W_(18)O_(62)]·14H_2O(简写为P_2W_(18))同时引入到TiO_(2 )薄膜体系中,采用交替沉积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P_2W_(18)/Ag-Cu/TiO_2三元复合膜电极,并通过光电流-时间曲线和光电流-光电压曲线等测试考察了复合膜电极的光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_2W_(18)/Ag-Cu/TiO_2复合膜电极相较于TiO_2电极、Ag-Cu/TiO_2电极和P_2W_(18)/TiO_2电极具有更高的光电流响应和光电转换效率。同时,P_2W_(18)/Ag-Cu/TiO_2三元复合膜电极还展现出更好的对生物小分子乳酸的光电催化活性。
|
|
|
|
1 |
魏琳;王凤武;徐迈;;Ti/Pr_2O_3-nanoTiO_2膜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活性[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
2 |
李冬月;郏建波;王建国;;化学修饰铋膜电极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12年02期 |
3 |
王光清,高志强,赵藻藩;铁氰酸钴膜电极的制备及特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年02期 |
4 |
栾超;廖梦垠;徐文媛;陈泊宏;陈小平;;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所用催化剂和膜电极工艺研究进展[J];能源研究与管理;2021年02期 |
5 |
韩彦超;卫婷;李敬;贾小芳;李冬月;张晓伟;汪尔康;;铅镉重金属离子在铋膜电极上的相互影响[J];分析化学;2014年10期 |
6 |
熊海涛;;一次性碳质膜电极电化学发光测定铅(Ⅱ)[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年01期 |
7 |
汪振辉,张卉;嵌入式超薄碳糊膜电极伏安法同时测定黄嘌呤和次黄嘌呤[J];分析化学;2005年05期 |
8 |
汪振辉,李志果,周漱萍;嵌入式超薄碳膜电极的伏安行为及其应用[J];分析化学;2005年04期 |
9 |
孙文涛,汪尔康;玻璃石墨金膜电极电位溶出法测定锡[J];分析试验室;1985年02期 |
10 |
赵彦宏;王文岩;贾庆月;高有;王晓晶;苏毅国;;镧掺杂五氧化二钽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英文)[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1 |
刘平,张丽萍;金膜电极溶出法测定发中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2 |
程祖良,孙敦明,李文宝;甲醇催化膜电极性能的研究[J];环境化学;1988年03期 |
13 |
柏忠林;陆欣生;;心得安石墨涂膜电极的研制[J];上海建材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
14 |
刘明辉;彭慈贞;李国平;丁晓强;;多孔银膜电极在液相流动体系中的行为[J];分析化学;1984年10期 |
15 |
李志英;肖阳;周长利;孙旦子;;茜素S复合铋膜电极电催化还原氯霉素[J];分析试验室;2011年03期 |
16 |
刘晓海;高云涛;胥义能;陈建国;;生物可利用铅的铋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年03期 |
17 |
刘新,林翠英,赵剑曦;C_(12)-2-C_(12)·2Br选择性膜电极的制备及性能[J];精细化工;2005年10期 |
18 |
孙延一,吴康兵,胡胜水;阿霉素在多壁碳纳米管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分析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
19 |
吴康兵,姚绍军,胡胜水;碳纳米管膜电极的制备及其分析应用[J];分析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