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束继年,张群,戴静华,李全新;298~330nm范围SF_2自由基(2+1)REMPI光谱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1998年05期 |
2 |
束继年,李全新,张群,徐海峰,俞书勤,戴静华,陈从香,马兴孝;SF_2自由基B态光谱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1999年05期 |
3 |
席光康;;近代物理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Ⅸ)——第七章 分子束表面散射在多相催化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下)[J];石油化工;1991年06期 |
4 |
刘金尧;Pt(111)表面上一氧化碳的吸附与氧化反应[J];分子催化;1997年01期 |
5 |
吴铭;用分子束外延膜制造场效应晶体管[J];稀有金属;1979年01期 |
6 |
席光康,宝建中,邵淑敏,李胜林;NO在Pd表面吸附与脱附动力学的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90年01期 |
7 |
宋航,陈伟立,史智盛,付义;Pb_(1-x)Eu_xSe_yTe_(1-y)双异质结的分子束外延生长[J];中国稀土学报;1991年03期 |
8 |
沈关林,陈宏,徐大东,李学初,楼南泉;分子束条件下NO(A, B, a)态产物的分支比研究(英)[J];化学物理学报;1998年06期 |
9 |
Philip M.Boffey;孙材济;;用原子层覆盖法制造材料[J];世界科学;1982年12期 |
10 |
秦启宗,张抗战;分子束研究Cl_2在Si(111)面化学吸附的平动能效应[J];科学通报;1995年12期 |
11 |
徐大东,沈关林,陈宏,孙连宏,李学初,楼南泉;分子束条件下传能反应CO(a,v')+NO(X)→CO(X)+NO(A,B,v)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
12 |
王秀岩;宁宝纲;李健;彭连顺;楼南泉;;在分子束-气装置上研究Sn+N_2O反应的动态学[J];物理化学学报;1985年05期 |
13 |
席光康;F.Steinbach;W.Fohl;;用光电子谱与分子束技术研究Ni/C的加氢反应[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1990年03期 |
14 |
卢平和,秦启宗;氯分子束与InP(100)表面反应散射的角分布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93年04期 |
15 |
卢平和,张抗战,郑企克,秦启宗;角分辨飞行时间法研究GaAs(100)表面蚀刻反应动力学[J];化学学报;1994年02期 |
16 |
顾学军,方黎,郑海洋,夏柱红,孔祥和,周留柱,朱元,张为俊;三氯乙烯分子的多光子电离解离研究[J];光谱实验室;2004年05期 |
17 |
胡勇军;邢达;;分子束中生物分子的光谱与结构[J];化学进展;2009年Z2期 |
18 |
赵新生,Nathanson G.M.,李远哲;光解碎片平动谱中二级过程的运动学及化学动力学(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1992年01期 |
19 |
徐大力,陈卫,何国钟,楼南泉;碱土金属与卤代有机小分子的反应激发函数[J];物理化学学报;1994年10期 |
20 |
魏杰,张冰,方黎,郭文跃,章莲蒂,张树东,蔡继业;乙胺和二甲胺分子(n_N,3s)里德堡态共振的多光子电离[J];物理化学学报;1997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