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超细颗粒分散过程分析

王相田  胡黎明  顾达  胡英  
【摘要】:对超细颗粒在液体介质中的分散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增强超细颗粒分散的手段在于合适的分散剂(最有效的分散剂为超分散剂)和高效的分散机械(提高分散有效体积和能量利用率),从而为超细颗粒这一新型材料应用打下了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才庆魁;刘昊;张宁;裘荣鹏;龙海波;;湿化学法合成纳米陶瓷粉体的分散性研究进展[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6年06期
2 何镜泉;廖列文;史爱华;;沉淀法制备纳米稀土氧化物的研究进展[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蔡云鹏;曾黎明;叶晓川;刘涛;盛锦辉;;纳米金刚石悬浮液制备的研究进展[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1年03期
4 曲超;刘进荣;李彩虹;明廷森;金凯;高慧敏;;化学沉淀法制备硫酸钡超细粉体[J];机械工程材料;2009年01期
5 祝宝军;陶颖;张婷婷;丁莹;;水热法合成纳米氧化锆团聚机理研究[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8年03期
6 杨凯,周焕忠,刘琪,顾幸勇;沉淀法制备纳米ZrO_2粉末过程中团聚体形成与控制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4年05期
7 L.House;刘思朝;;煤金团聚法[J];国外金属矿选矿;1991年03期
8 李金有,蔡舒,葛志平,陈玉如;喷雾造粒粉末ZrO_2(Y_2O_3)烧结行为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1期
9 葛荣德,赵天从,刘志宏,陈慧光,张多默;团聚参数在氧化锆超细粉末团聚状态表征中的应用[J];粉末冶金技术;1994年02期
10 武玺旺;肖建中;夏风;胡永刚;彭周;;碳纳米管的分散方法与分散机理[J];材料导报;2011年09期
11 程光伟,陈邦林,韩庆平;凝胶网格法制备CdS超细颗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12 严耿升;张虎元;赵天宇;;改性黄土内摩擦角变化研究[J];粉煤灰;2009年04期
13 胡晓洪,张庆今;液相法制备氧化锆超细粉的团聚结构及对成型性能影响[J];中国陶瓷;1994年06期
14 姜迅东,胡荣泽;超细颗粒的相对论性时空新理论[J];中国粉体技术;2003年01期
15 康仕芳,刘爱民,张猛;化学沉淀法制备超细粉体过程行为[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年05期
16 李松杰;侯翠红;张宝林;;液相法制备纳米氧化锡防团聚方法综述[J];化学研究;2005年04期
17 邵雷霆;冯连芳;许忠斌;;剪切场作用下团聚体分散的计算机模拟[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2期
18 宗伟;曹晓春;;钻井液用超细颗粒性能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04期
19 华彬,李春忠,胡黎明,韩今依,李洪钟;超细颗粒流化特性及团聚机理[J];过程工程学报;1994年04期
20 仲慧,王锦堂,朱红军,稽鸣;温敏超细颗粒对亲水药物的吸附[J];精细化工;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恒维;秦毅红;赵春芳;刘战伟;;超细粉末的团聚及其控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2 侯元春;;光亮润滑剂TAF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A];’2000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樊在花;王瑞祥;;分散剂对Nano-TiO_2矿物基冷冻机油分散稳定性的影响[A];第九届海峡两岸制冷空调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孙玉绣;郭广生;;不同种类分散剂对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影响[A];2005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叶云;李巧玲;景红霞;王永飞;王亚昆;;分散剂对纳米铁酸盐制备的影响及TEM表征[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曾葵;韩生;彭波;王鹏;谭凤芝;;柴油降凝剂与分散剂的复配[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7 谢素原;彭银;黄荣彬;林秀华;郑兰荪;;液相电弧法制备超细铜球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李浩莹;陈运法;臧丽坤;阮承祥;高卫民;谢裕生;;水热均相沉淀法制备纳米针状羟基磷灰石[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陆跃;饶炬;陈建定;;酰胺型聚羧酸梳状分散剂的制备[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吴士军;刘进荣;;纳米级氢氧化镁的研究进展[A];2006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介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对外源污染物(镉、铜和菲)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王恩姮;机械耕作与季节性冻融对黑土结构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李朝霞;降雨过程中红壤表土结构变化与侵蚀特点[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4 黄雪夏;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固定及碳汇效应[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史建明;纳米碳酸钙的分散和聚合物包覆[D];浙江大学;2005年
6 闫峰陵;红壤表土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及其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姜未汀;纳米制冷剂的热导率、稳定性及纳米流体电导率的实验与建模[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陈甜甜;除虫脲水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及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9 寇太记;不同用地方式下土壤碳氮动态特征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10 孙艳;温室土壤疲劳及其对蔬菜生长影响机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鹏;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团聚体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晓航;甘肃省四种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王勇;耕作措施对塿土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和性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董赛男;功能陶瓷用超细BaTiO_3粉体的分散性研究及机理探讨[D];江南大学;2008年
5 黄丹丹;不同耕作方式下黑土团聚体及胶结物质组成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6 赵洪常;超细颗粒粒径分布分析仪[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7 王丹;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太湖地区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的细菌、真菌多样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张建;声磁复合场流化床超细颗粒流化行为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池丽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及其团聚体有机碳结合态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10 王霞;聚全氟乙丙烯功能母粒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琮;越是升温快越要避免误区[N];中国化工报;2000年
2 周忠华;高效釉料分散剂[N];广东建设报;2003年
3 周勘;一种新型水下混凝土不分散剂[N];中国水利报;2003年
4 特约记者 张一峰;锦州石化公司硼化丁二酰亚胺分散剂实现国产化[N];中国石油报;2005年
5 赵粤;木粉聚氨酯泡沫塑料 水下不分散砼不分散剂[N];中国建材报;2000年
6 ;南京工业大学自主创新成果[N];中国化工报;2007年
7 ;2005年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成果[N];中国化工报;2007年
8 特约记者 张一峰;锦州石化新工艺为企业发展“加油”[N];中国石油报;2006年
9 赵晨光 记者 赵晓强;填补我国润滑油添加剂领域空白[N];锦州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白毅;RESS技术为制备超细药物微粒拓新径[N];中国医药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