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小瑞典,大化学——谈瑞典对近代化学的贡献

邓玉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邓玉良;小瑞典,大化学——谈瑞典对近代化学的贡献[J];化学世界;2005年11期
2 赵匡华;;牛顿与近代化学[J];化学通报;1987年12期
3 景清;;介绍“人类认识物质的历史”[J];化学通报;1953年02期
4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J];化工时刊;2011年03期
5 王昌益,文孟良;新世纪的化学曙光[J];云南化工;1996年02期
6 刘景清;;克拉普罗特及其对近代化学的贡献[J];化学通报;1990年06期
7 方陵生;;诺贝尔化学奖重归化学之主流[J];世界科学;2010年11期
8 汪丰云;顾家山;杨林霞;王晓锋;;丁氏家族与中国近现代化学[J];化学教育;2011年05期
9 ;德化学家因固体表面化学领域贡献获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J];中国科技奖励;2007年11期
10 袁翰青;;徐寿——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J];化学通报;1955年02期
11 黄仁权;;恩斯特获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J];化学通报;1991年12期
12 吴成泰;何永炳;;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J.M.莱恩教授[J];大学化学;1988年05期
13 张曼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J];化学通报;1983年04期
14 夏文华;;近代化学元素名称生成的文化考察[J];沧桑;2007年02期
15 高洪银;周光华;;几十年磨砺,铸就今日荣耀——透视2010诺贝尔化学奖[J];化学教学;2010年12期
16 朱诚身;;“化学”一词的起源[J];化学教育;1988年02期
17 乐;;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J];化学通报;1991年02期
18 公鲁;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分子的革命性分析方法[J];化学通报;2002年11期
19 林励吾;;《催化学报》顾问——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喜获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J];催化学报;2007年11期
20 秋实;;2010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日本科学家简介[J];射频世界;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德国化学家因在固体表面化学领域的贡献而获诺贝尔化学奖[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张胜义;;化学社会学——化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A];2006'全国兄弟省市理化检测与质量控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铁城;;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秦克诚;刘寄星;;物理学与诺贝尔非物理学奖[A];软件物质物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志华;;201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之一——Heck反应[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李姝;阎晓琦;申泮文;车云霞;;化学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尹恭成;;唐敖庆谈周(培源)老[A];宗师巨匠 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文集[C];2002年
8 戴立信;;从IT到ET——化学家的使命[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与社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结构化学》征稿征订启事[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结构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孙金萍;花成文;苟小锋;赵军龙;潘然;;含三嗪环的新型大环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学忠;图的谱性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镱文;近代西方化学在中国的传播[D];西北大学;2009年
3 傅春玲;联烯的一些加成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钟玲平;关于树的广义Randic指标极值问题[D];南开大学;2009年
5 刘亚岚;水通道蛋白3在人体多种器官正常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6 史永堂;Randic指标与图的若干不变量[D];南开大学;2009年
7 唐萌;一种由烯酮制备多取代联烯的方法和(±)-13-Epineostenine的全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徐土根;取代苯甲酸金属配合物的超分子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杨维玲;链环与多面体及某些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10 林文水;关于树的谱半径与能量的若干问题[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伟;我国近代化学组织团体的创立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2 邵燕;高中生学习化学思维方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高孝美;化学兴趣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勇;Webquest与HPS整合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史教学中应用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甜;以诺贝尔化学奖作为中学化学教学资源的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任奋兰;一位研究型化学教师的成长路程及其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小钊;基于化学家科学活动的化学探究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吴又进;晚清第一本分析化学译着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化学分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蒋志俊;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史的素质教育功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江洁;巫术与早期的欧洲近代化[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毛文波;法国:十八年后再登领奖台[N];科技日报;2005年
2 应礼文(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化学创造新世界(上)[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记者 吴平;田中获奖,有人不服[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本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李静;2.5万次失败换来一次成功[N];厦门日报;2011年
5 叶公;兰米尔——一九三二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N];中国化工报;2001年
6 余海若;诺贝尔化学奖百年[N];大众科技报;2000年
7 紫藤;明察秋毫[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市委宣传部调研组;讲台春秋谱华章[N];天津日报;2009年
9 记者 张强;2008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揭晓[N];科技日报;2009年
10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周嘉华;二十世纪化学发展的轨迹[N];中国化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