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莉;陈静;袁松虎;陆晓华;;微波技术对抗生素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
2 |
张宝刚;李佳华;季荣;郭红岩;;菲污染土壤原位生态化学修复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3 |
林莉;陆晓华;李青云;;六价铬污染土壤的微波修复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
4 |
林姗娜;侯艳伟;池海峰;蔡超;;污泥生物炭输入对稻田土壤砷迁移转化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第二届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7年 |
5 |
袁松虎;田勐;陆晓华;;微波辐射对六氯苯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
6 |
张守文;许炳云;冯贵颖;呼世斌;;杨凌灌区局部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A];有毒化学污染物监测与风险管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7 |
周海斌;牛盾;王育红;王林山;;城镇污泥堆肥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
8 |
谢正苗;王碧玲;孙叶芳;李静;田兆君;;含磷物质修复铅污染土壤[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
9 |
陈延昌;王利新;王琦;;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石膏三元复合胶凝材料对高含水率污泥的固化机理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
10 |
张晓斌;冯民权;;温度和浓度对污泥流变特性的影响[A];山西省第十二届青年优秀水利科技论文选集[C];2015年 |
11 |
邓彪;魏彬;刘晓晨;韩宁;卢凯;张晓正;;污泥好氧发酵产品用于园林绿化的研究[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5年年会论文集[C];2015年 |
12 |
卜二军;孙胜英;徐晓;朱文玲;;炼钢污泥资源利用生产与实践[A];2014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论文集[C];2014年 |
13 |
马建立;魏云梅;赵由才;;矿化污泥基质分析及作为生物填料可行性研究[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
14 |
高洪兴;施灵峰;王涛;卢永;;烧结配加炼钢污泥生产实践[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15 |
王煦;;污泥改性深度脱水推进资源化利用[A];生物质能源开发应用与固废污染控制——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处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
16 |
金彪;;污泥气综合利用技术探讨—热电联产[A];2010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17 |
李雨蒙;马建立;张静;;污泥加热产气的实验研究[A];恶臭污染管理与防治技术进展[C];2009年 |
18 |
赵方莹;巩潇;王向荣;;不同性状污泥对植物的生长影响研究[A];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与填埋场绿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19 |
何晓义;申艳敏;;合理利用炼钢污泥技术的探讨[A];2011年全国炼铁低碳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
20 |
罗争峰;张景云;沈跃栋;黄伟;;大力发展污泥燃料成套应用技术 推进上海城市循环经济建设[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