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马来酸酐半连续水溶液共聚动力学及模型
【摘要】:以过氧化氢为引发剂,在120℃进行丙烯酸和马来酸酐半连续水溶液共聚反应,通过改变丙烯酸和过氧化氢的加料时间以及过氧化氢用量,研究不同半连续操作对单体转化率、分子量等共聚动力学的影响规律,同时考察聚合过程中马来酸异构化和水合生成富马酸和苹果酸的副反应。结果表明,延长丙烯酸和过氧化氢的加料时间或增加过氧化氢用量,可有效地提高马来酸酐的转化率,减少富马酸和苹果酸的生成。在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丙烯酸和马来酸酐半连续水溶液共聚数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动力学数据相匹配。
|
|
|
|
1 |
颜杰;唐楷;邹诗明;张承红;;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改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J];广州化工;2006年03期 |
2 |
徐丽;司徒粤;胡剑锋;曾汉维;陈焕钦;;植物甘油三酸酯油及其衍生物在聚合物领域的应用[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8年05期 |
3 |
王训遒;李小芳;陈静波;;超分散剂的制备及在纳米碳酸钙分散中的应用[J];无机盐工业;2010年10期 |
4 |
计耀浩;权衡;;二元共聚物P(MA-AA)的合成工艺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
5 |
张跃华;夏明珠;雷武;王风云;;示踪型马丙共聚物的性能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6年05期 |
6 |
富丹;傅相锴;邹旷东;龚永锋;;St-AA-MAH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厌氧胶中的应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7 |
丁富传;余金凤;陈清松;赖寿莲;李晓燕;;水性苯乙烯-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0年02期 |
8 |
李恩红;强西怀;丁志文;庞晓燕;;超微皮革粉体表面改性的研究(续)[J];中国皮革;2011年11期 |
9 |
朱国华,杨静新,喻红梅;环保型螯合分散剂的研制[J];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0 |
张彦河;刘振法;郭茹辉;杨维之;张利辉;田彩莉;高玉华;;衣康酸-马来酸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6年10期 |
11 |
姚军龙;高琳;蔡斌;;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J];胶体与聚合物;2010年03期 |
12 |
樊铁;;硫酸钡防垢剂FT-1的制备与性能评价[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9年07期 |
13 |
贾欣如,李明谦,张玉宝,蒋硕健;丙烯酸萜酯聚合动力学及聚合物性能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4期 |
14 |
贾绍义;李锡源;王恩祥;;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丙烯酸和异丁醇的酯化反应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1993年02期 |
15 |
赵立群,于智,马东尧;低密度聚乙烯(LDPE)/马来酸酐(MAH)溶液接枝反应的研究[J];辽宁化工;1994年03期 |
16 |
陈国强;纳米TiO_2催化剂马来酸酐的防皱整理[J];印染;1999年01期 |
17 |
陈玉胜,张祥福,张勇,张隐西;马来酸酐接枝ABS及其应用[J];中国塑料;2000年05期 |
18 |
李淳,王晓;等离子体引发亚麻接枝丙烯酸的表征和机理[J];纺织学报;2005年04期 |
19 |
温怀宇,顾正彪;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J];食品工业科技;2005年07期 |
20 |
刘波,王红卫;丙烯酸等离子体改性电池隔膜用无纺丙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