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脉冲激光辐照固体靶背表面的光辐射
【摘要】:在超强脉冲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利用光学CCD相机和光学多道分析仪(OMA),分别在固体薄膜靶背表面法线方向测量了光辐射积分成像图案和光谱。测量结果显示,光辐射空间分布图案呈圆环状,而辐射区域有发散角、有光强分布,包含多种辐射成分;光辐射光谱在800nm附近出现尖峰,是激光的基频(ω0)波,这一现象归因于超热电子束在输运的过程中产生的微束团而引起的相干渡越辐射(CTR);如果考虑超热电子的产生和加热机制,共振吸收和真空加热对超热电子都有贡献,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加热机制则是共振吸收对电子的加热。
|
|
|
|
1 |
王光昶;郑志坚;谷渝秋;温贤伦;陈涛;张婷;张建炜;;超热电子输运背向光辐射的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08年08期 |
2 |
王光昶;张建炜;王亚平;郑志坚;;超强脉冲激光辐照固体靶背表面的渡越辐射[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08期 |
3 |
景俊海,孙青;超导薄膜的光辐射退火[J];物理;1990年07期 |
4 |
程丙英,张玉苓,杨君慧,李英俊,李兆霖,胡炜,张道中;有散射微粒染料的光辐射[J];光学学报;1996年06期 |
5 |
;光辐射与辐射源[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2年06期 |
6 |
黎新章;;光学树脂防护眼镜片[J];应用光学;1990年04期 |
7 |
李兴毅,李学信;原子团簇的光电离与光辐射[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8年S1期 |
8 |
王琼;崔一平;闫长春;张玲玲;张家雨;;利用耦合波导列提高光子晶体波导辐射[J];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
9 |
Б.Т.Коломией
,刘行仁;硫系玻璃在开关时产生的光辐射[J];发光学报;1973年01期 |
10 |
谢应涛;;一种随机光线分层表面的光能辐射方法[J];大众科技;2010年04期 |
11 |
蒋士仰;;口径1.05m反光望远镜的天体物理学意义及最佳附属仪器配置[J];时间频率学报;1991年02期 |
12 |
曹志然,陈淑兰;光辐射免疫效应的国内研究进展[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3 |
郝希平,宋霄薇;强激光场中原子团簇的电离和光辐射[J];光子学报;2000年06期 |
14 |
韩鹏,金奎娟,周岳亮,周庆莉,王旭,赵嵩卿,马中水;GaAs/Ga_(1-x)Al_xAs半导体量子阱光辐射-热离子制冷[J];物理学报;2005年09期 |
15 |
刘月新;;光与介质作用的增益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6 |
雷仕湛,江惠;周期磁场中的相对论电子与光辐射的能量交换[J];中国激光;1982年10期 |
17 |
祝家清;周期磁场中运动的电子与光辐射交换能量的机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
18 |
金磊;现代核事故的安全对策[J];知识就是力量;1995年08期 |
19 |
;辐射与发光 光辐射与辐射源[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5年05期 |
20 |
班宏娜;刘兆刚;;帽儿山林场樟子松人工林光辐射分布的研究[J];森林工程;201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