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戴传曽;;中子[J];物理通报;1955年10期 |
2 |
余睿;高早春;陈永寿;;三轴投影壳模型对~(128)Cs的手征双重带与晕带旋称反转的描述[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2年00期 |
3 |
王震元;;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遇——中子发现过程的启示[J];科学24小时;2011年09期 |
4 |
任修磊;Hamish Johnston;;最丰中子的双幻原子核:镍-78[J];物理;2017年12期 |
5 |
高早春;陈永寿;孙扬;;旋称反转——三轴形变原子核转动轴漂移的表现[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5年00期 |
6 |
陈永寿;高早春;;旋称反转手征带和摇摆带的统一描述(英文)[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5年04期 |
7 |
陈永寿;高早春;;旋称反转的机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8年00期 |
8 |
陈永静;刘廷进;舒能川;;中子诱发~(233)U裂变激发能分配[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2年00期 |
9 |
金华;王韩奎;孙扬;;丰中子锰同位素的壳模型计算[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6年03期 |
10 |
张玉虎,M.Oshima,T.Morikawa,T.Hayakawa,Y.Toh,周小红,何建军,刘忠,甘再国,T.Shizuma,M.Koizumi,A.Osa,J.Katakura,Y.Hatsukawa,M.Matsuda,N.Shinohara,T.Ishii,H.Kusakari,M.Sugawara,K.Furuno,T.Komatsubara,T.Une,温书贤,竺礼华,王治民,许甫荣;双奇核中πi_(13/2)νi_(13/2)2-准粒子转动带旋称反转研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3年04期 |
11 |
同悦昌;郭奕玲;;中子的发现及其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2期 |
12 |
王海霞;张玉虎;周小红;柳敏良;丁兵;周厚兵;李广顺;OSHIMA M;KOIZUMI M;TOH Y;KIMURA A;HARADA H;FURUTAKA K;KITATANI F;NAKAMURA S;HATSUKAWA Y;OHTA M;HARA K;KIN T;孟杰;;~(173)W的高自旋态和γ5/2~-[512]转动带的旋称反转[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2年05期 |
13 |
贺创业;竺礼华;吴晓光;刘颖;温书贤;李广生;杨春祥;;A~100区πg_(9/2)νh_(11/2)组态带旋称劈裂反转系统学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6年00期 |
14 |
颜一鸣;中子物理的若干进展[J];核技术;1989年Z1期 |
15 |
曾铁;;中子的若干知识[J];物理教师;2008年12期 |
16 |
陈永寿;高早春;;旋称反转作为三轴转动的探针[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5年00期 |
17 |
董保国;;~(127,129,131)Nd旋称劈裂的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5年00期 |
18 |
Б.П.阿杰雅谢维奇;;日内瓦和平利用原子能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中子研究的报告[J];科学通报;1956年02期 |
19 |
徐仁新;;四个中子跳探戈?[J];物理;2016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