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邓景珊,朱国胜,周呈方,宋磊,汪世柏,伍四清,史则轩,苏善家,秦成立;~(252)Cf中子活化核燃料棒~(235)U富集度均匀性检测装置[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年06期 |
2 |
万连利,陈听宽,毕勤成,王海军,冯全科;一种降低CARR堆冷中子源氢系统中子慢化室内含气率的方法[J];核动力工程;2004年06期 |
3 |
邓景珊,刘萍,任宁莉,刘廷进;核燃料棒~(235)U富集度均匀性扫描装置中的中子慢化系统计算[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5年03期 |
4 |
朱传新;牟云峰;郑普;陈渊;郭海萍;王新华;安力;;~(252)Cf中子分布条件下的中子探测效率测量[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8年01期 |
5 |
李佳昕;胡克敏;胡雅婷;周硕;;散裂中子源靶站中子慢化和屏蔽的计算模拟[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6 |
吴小波;夏普;朱庆福;张巍;罗皇达;权艳慧;赵善桂;曹健;熊厚华;彭旦;蔡德富;王璠;;启明星1#次临界装置内不同位置探测器的中子计数率变化[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06期 |
7 |
宋凌莉;郑春;;中子能谱对瞬发中子衰减测量的影响[J];核动力工程;2007年S1期 |
8 |
任勇;魏彪;米德伶;冯鹏;;一种~(252)Cf裂变中子源的中子、γ射线飞行时间谱测量新方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11期 |
9 |
米德伶;李鹏程;;基于LabVIEW的~(252)Cf中子源频谱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1期 |
10 |
毕勇;唐昌建;岳骞;程建平;康克军;李元景;李金;幸浩洋;杨祎罡;;利用金属钆测量热中子通量的实验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0年08期 |
11 |
朱庆福,史永谦,李义国,夏普,郑伍钦,朱国盛;跳源法在ADS中子学研究中的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年03期 |
12 |
王述新,刘圣康;热中子透射计及其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3年02期 |
13 |
李兆桓;王永清;高集金;;热中子堆内中子通量谱的多箔法测定[J];核科学与工程;1984年01期 |
14 |
孟宪芳;曾心苗;刘元理;秦培中;王强;郭广水;郑金美;许自炎;陆永俊;;~(252)Cf源中子辐照装置的设计及性能测试[J];核技术;2011年05期 |
15 |
赵品台
,成文华
,李文虎
,杨大华;用裂变径迹方法刻度氢化锆零功率堆的绝对热中子通量[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2年05期 |
16 |
李兆桓;赵永福;王永清;;低造价的各向同性热中子通量基准■[J];核科学与工程;1987年Z1期 |
17 |
孙洪超;倪邦发;黄东辉;肖才锦;张贵英;张海青;黄锦峰;;CARR堆瞬发伽马中子活化分析系统设计[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0年00期 |
18 |
刘玉发
,卢守义
,陈明华
,陈焦海
,林玉质
,马起桁
,刘国琼
,高桂珍;游泳池式反应堆元件铀芯温度测量[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1年05期 |
19 |
马福邦;林诚格;朱焕南;陶清澄;曹宜铮;李玉仑;黄道立;袁履正;张鹏飞;卞洪兴;薛兆群;金华晋;高铁民;韩燕;;研究性重水反应堆HWRR改建设计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1981年01期 |
20 |
李兆桓;;“中子能谱学术交流与工作讨论会议”综述[J];核科学与工程;1982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