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稠密、冷铝等离子体的辐射不透明度研究

曾交龙  靳奉涛  袁建民  
【摘要】:使用细致谱项模型、联合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和R 矩阵方法计算了处于局域热动平衡条件下的稠密、冷铝等离子体的辐射不透明度 .组态相互作用方法用于获得束缚 束缚吸收截面所需要的偶极跃迁振子强度 ,R矩阵方法用于获得光电离截面 .对于温度在 6— 12eV、密度为 0 .36mg/cm3 的铝等离子体 ,计算得到的吸收系数在波长为 0 .35 1,0 .5 2 7和 1.0 5 4 μm处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而温度在 3— 6eV时 ,理论计算比实验结果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峰;杨家敏;张继彦;王传珂;蒋刚;赵阳;于新明;熊刚;;L壳层Al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光谱的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彦;;辐射不透明度实验研究进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0年版)[C];2011年
2 张继彦;杨家敏;许琰;李敬宏;杨国洪;丁耀南;赵阳;胡智民;张小丁;丁永坤;张保汉;郑志坚;;辐射不透明度实验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杨家敏;张继彦;赵阳;朱托;宋天明;尚万里;蒲昱东;熊刚;黄成武;董云松;杨国洪;易荣清;张保汉;颜君;孟广为;李敬宏;许琰;裴文兵;靳奉涛;袁建民;;辐射参数相关实验研究进展[A];第十六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孟续军;;实用DCA辐射不透明度的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5 张保汉;丁耀南;杨国洪;杨家敏;周裕清;陈波;张继彦;;Opacity实验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6 吴建华;袁建民;;稠密铝等离子体光电离过程中的干涉效应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丁耀南;杨家敏;丁永坤;许瑛;缪文勇;江少恩;胡昕;王耀梅;张文海;;高Z材料辐射热波与Rosseland平均辐射不透明度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8 丁耀南;杨家敏;张保汉;杨国宏;王耀梅;张文海;张继彦;李军;于艳宁;郑志坚;;辐射加热C_(10)H_(16)O_6样品的吸收谱[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9 杨家敏;丁耀南;张继彦;杨国洪;张文海;李军;;铝吸收谱实验[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10 张弘;;细致能级模型下计算LTE等离子体不透明度[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交龙;使用细致谱项模型研究铝等离子体的辐射不透明度[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2 吴建华;等离子体中的原子与光子以及电子相互作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陈其峰;氢、氘及其混合物物态方程和辐射不透明度的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0年
4 孟川民;液氩物态方程和辐射不透明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5 靳奉涛;中Z元素等离子体开M壳层辐射不透明度的细致谱线模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6 赵阳;激光等离子辐射不透明度实验研究和状态诊断[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凌;固态工质激光推进的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高城;非局域热动平衡等离子体的粒子布居和辐射性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李玉;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耿志贤;基于上海EBIT装置的Ar等离子体光谱研究及其对聚变等离子体光谱伴线研究的意义[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文;谱线位置偏移对等离子体辐射不透明度的影响[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姜猛;紧凑等离子体环加速过程的辐射流体力学模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甘秋果;氙(Xe)等离子体环加速过程的数值模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高城;铁等离子体辐射不透明度的细致能级模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朱托;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谱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苗劲松;电四极跃迁对辐射不透明度的贡献[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7 彭枫;L壳层铝等离子体X-射线光谱模拟[D];四川大学;2006年
8 刘凌涛;等离子体辐射不透明度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唐隽逸;脉冲激光烧蚀等离子体和ECR放电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田明锋;含温有界原子模型下电子与离子碰撞激发、电离截面的理论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