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流耦合作用下渤海及北黄海风暴潮增水及海浪过程的数值模拟
【摘要】:本文基于三维波流耦合FVCOM-SWAVE数值模式,采用Jelesnianski参数化风场与再分析数据集ECMWF风场数据叠加而成的合成风场作为外力驱动力,模拟了1818号"温比亚"台风引起北黄海及渤海海域风暴潮增减水及波浪的生长与消减过程,进而分析该海域在"温比亚"台风作用下波浪对流速垂向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风场得到的风速最大值及出现时刻与实测数据符合较好,合成风场较为合理,能够为模拟波流耦合机制下海域水动力变化提供准确的风场条件;几个测站的风暴潮增水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FVCOM-SWAVE耦合系统合理地再现了"温比亚"台风在黄渤海引发的风暴潮增水以及台风浪过程。此外,计算结果显示"温比亚"期间黄渤海海域最大有效波高分布于台风中心外围,且位于台风前进方向上,波浪最大有效波高值与台风强度有关;在台风过境期间,波流相互作用对近岸海域流速的垂向分布具有一定影响,考虑波流相互作用可有效提高台风风暴潮数值模拟精度。研究结果对台风灾害预报、防灾减灾及港口建筑选址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
|
|
1 |
林传兰;长涂岛的台风暴潮[J];东海海洋;1991年03期 |
2 |
罗志发;黄本胜;谭超;黄广灵;;粤港澳大湾区风暴潮数值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20年11期 |
3 |
史键辉,王永信,于斌,林少奕,夏综万;珠江口纵深的风暴潮和增水特征[J];海洋预报;2000年04期 |
4 |
杨万康;杨青莹;伊小飞;尹宝树;张峰;;典型海湾风暴潮增水特征与机理研究[J];海洋通报;2017年05期 |
5 |
刘凤树,丁文兰,银铜,房德凤;黄河口区风暴潮及其影响与预防对策的研究[J];海洋科学集刊;1994年00期 |
6 |
容志明,黄国华;湛江港台风暴潮的一种计算方法[J];海洋预报;1991年03期 |
7 |
罗志发;黄本胜;谭超;邱静;黄广灵;;珠江河口波浪—风暴潮耦合数值模拟[J];广东水利水电;2021年07期 |
8 |
范书鸣;储鏖;蒋勤;;再分析风场修正及其在渤海湾典型温带风暴潮模拟中的应用[J];海洋预报;2021年04期 |
9 |
赵金霞;徐灵芝;范苏丹;;2009年两次灾害性风暴潮成因及对比分析[J];天津科技;2011年03期 |
10 |
闫丽凤;江文胜;周淑玲;姜绍材;;0703温带气旋特大风暴潮数值模拟对比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8年05期 |
11 |
李树华,陈文广,刘敬合,葛文标,陈雄,彭云胜;广西沿海台风暴潮动力分析[J];热带海洋;1992年04期 |
12 |
吴亚楠;王智峰;董胜;李雪;;山东沿海台风暴潮数值模拟与统计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5年03期 |
13 |
刘科成;;上海港可能最大台风暴潮的估算[J];海岸工程;1984年01期 |
14 |
周黔生,吕峰,茅程;9216号风暴潮对浙江省的影响[J];海洋预报;1995年03期 |
15 |
付子琅;台风暴潮特征及其主要预报方法[J];海洋科学;1979年01期 |
16 |
唐磊;孙林云;孙波;肖立敏;;海河流域主要河口闸下通道风暴潮增水研究[J];海洋工程;2016年04期 |
17 |
;闽粤沿海台风暴潮的现象及其预报[J];海洋科技资料;1976年02期 |
18 |
沈灿燊,甘雨鸣;台风暴潮过程预报的一种模式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