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一种卫星上的容错数字控制计算机

龚德荣  
【摘要】:卫星控制系统用的数字计算机是实时性能很强的控制机,又是信息量较大的数据处理机,同时要求可靠性极高。一般,星载计算机设计成一台双机热备份的容错计算机系统。文章介绍了星载计算机的元器件选择,主机构成及其性能,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设计准则,以及整机测试方法等。着重介绍了星载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容错设计。文章最后介绍了星载计算机的使用情况,星载计算机成功地完成了二次飞行试验任务,表明设计思想正确,满足总体技术要求,控制精度高。采用双机热备份系统确实保证了计算机的高可靠性要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东盛;;高可靠航天计算机的容错设计方法[J];航天控制;1989年04期
2 饶国宝;;NASA星载计算机标准化进展概况[J];国际太空;1982年05期
3 张绪春,佟光,潘鸿飞;捷联惯导系统容错技术的研究[J];飞航导弹;2002年05期
4 王长龙,沈石岑,张传军;星载设备抗单粒子效应的设计技术初探[J];航天控制;1995年03期
5 黄向华,孙健国,詹友庚,周剑波,白书辉;发动机数控系统智能容错技术的半物理仿真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6 闫锋;;基于半马尔可夫模型的民用机载容错系统可靠性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1年01期
7 李富荣;丁宏升;;组合导航系统的容错技术发展综述[J];航空计算技术;2011年01期
8 李飞 ,王岩飞;实时操作系统在星载计算机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04年10期
9 王仲生,张万仁;航天器发射过程故障容错控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4年06期
10 胡昌华,王青,邓方林;具有 H_∞ 范数界的传感器失效容错控制方法研究[J];宇航学报;1997年03期
11 潘永钿;;星载计算机最新技术介绍[J];航天控制;1985年04期
12 谭维炽,邢贵亮;星载数据系统的结构[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7年03期
13 朱新忠,卫新国,陈明清;新一代并行处理星载计算机技术研究[J];上海航天;2004年01期
14 谢浩;张健;;基于SPARC V8的嵌入式星载计算机[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05期
15 谢宗武;魏然;金明河;夏进军;;一种星载计算机CAN总线系统设计与实现[J];机械与电子;2008年12期
16 黄琪;姜涛;;星载计算机中实时多任务软件的设计[J];通信对抗;2009年01期
17 周露,闻新,周秀芬;组合导航制导系统的容错技术及特点[J];上海航天;1999年02期
18 潘鸿飞,任尚云,袁立群;捷联惯导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技术研究[J];上海航天;2002年06期
19 王社伟;张洪钺;陶军;;基于半马尔可夫过程的容错导航系统可靠性分析[J];航天控制;2006年02期
20 张晓艳;王铁勇;;基于机载机电控制与管理计算机(USMC)容错技术的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春柱;朱庄生;孙科;;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容错机制设计与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冯彦君;华更新;杨桦;周新发;范立明;;国外星载容错计算机技术及最新进展(综述)[A];全国第十二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东盛;;容错技术在卫星控制系统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张毅;姜晶菲;;星载计算机寄存器保护机制研究[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A辑)[C];2011年
5 张波涛;刘衡竹;;Java虚拟机在星载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A];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6 朱俊;唐玉华;;一种改进的基于星载计算机的卫星ATM链路时延模型[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赵懿;朱庄生;李红;;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通信模块设计开发[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欣锋;;MERs深空在轨图像压缩技术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汝麟;;民机飞行安全关键性系统的高可靠性设计[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宗基;;我国民机飞行控制系统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源;可重构星载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容错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田贺祥;微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赵丹;星箭一体化航天器时变计算机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赵丹;星箭一体化航天器时变计算机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姚睿;数字进化硬件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高志峰;复杂系统的容错控制技术及其在近空间飞行器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林芳;无人机容错飞行控制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翟小花;余度飞行控制系统低成本方案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王连国;基于国产高性能CPU的星载计算机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4 谢浩;基于国产CPU(SPARCV8)的星载计算机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5 凌幸华;基于TSC695F的高可靠星载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9年
6 李毅;星载计算机COTS技术下抗SEL辐射效应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黄影;星载COTS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设计及其抗SEU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张雪;基于MPC8260的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操作系统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陈健;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0 李仁见;星载计算机中IP/ATM及路由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卫星总设计师 孟执中;立天之本靠可靠[N];中国航天报;2001年
2 新闻中心;“纳星一号”实验取得新进展[N];新清华;2004年
3 记者 胡群芳;小卫星浮出水面[N];中国航天报;2004年
4 刘冰 郭树林 记者 于莘明;中巴“资源一号”卫星发射成功[N];科技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