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步贤政;罗震;马迎兵;罗保发;王蕤;;铝合金点焊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模拟分析[J];焊接技术;2008年03期 |
2 |
常保华,都东,岁波;锻压力对铝合金点焊接头疲劳行为的影响[J];焊接学报;2005年08期 |
3 |
张小云;张延松;来新民;陈关龙;;双相钢点焊熔核界面撕裂分析[J];焊接学报;2008年08期 |
4 |
王宸煜,赵熹华,黄金河;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点焊工艺参数选择和质量预测[J];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9年01期 |
5 |
常保华,都东,ZhouYNorman,LumIvan;铝合金电阻点焊中电极点蚀对焊接质量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
6 |
韩敬华,单平,胡绳荪;分形理论及其在电阻点焊可的应用前景[J];电焊机;2005年02期 |
7 |
顾曾迪;;有色金属材料焊接技术实用讲座(二)——黄铜电阻点焊[J];电焊机;1987年02期 |
8 |
徐进,牛占文,廉金瑞,李宝清,吴志生;电阻点焊过程数值模拟的研究与进展[J];焊接技术;2003年01期 |
9 |
;非铁金属的焊接[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04年06期 |
10 |
张道钢;李金峰;;用热评价方法测量残余应力[J];机械强度;1993年01期 |
11 |
谢坚,聂淦生;电阻点焊研究进展(上)[J];电焊机;1994年01期 |
12 |
曹彪,姜以宏,王建一;点焊熔核形成过程的有限元模型[J];机械工程学报;1995年02期 |
13 |
赵熹华,王宸煜;基于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点焊工艺参数选择[J];焊接学报;1998年04期 |
14 |
;模孔形状与钢丝残余应力研究[J];金属制品;2001年06期 |
15 |
陈玉安,周上祺;残余应力X射线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J];无损检测;2001年01期 |
16 |
马献怀;舰炮大型铸铝件断裂残余应力分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17 |
管功湖;电阻点焊单片机控制器的研制[J];台州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8 |
朱维斗,李年,马宝钿,杜百平;板料残余应力所致拉伸屈服非同步现象及其对屈服强度的影响[J];焊管;2005年01期 |
19 |
阮政卿,杨立志;振动时效消除卷材转辊残余应力的研究[J];中国建筑防水;2005年06期 |
20 |
苏广才;庞祖高;汤宏群;韦文香;;含锡微合金灰铸铁残余应力的探讨[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6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