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多机器人系统协调协作控制技术综述

姚俊武  黄丛生  
【摘要】:多机器人协调协作控制技术主要研究多机器人系统的体系结构、通信、感知、合作决策、协调控制、机器人学习等内容。对多机器人协作协调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可为多机器人协作协调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指导,是当前机器人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龚静;薛德黔;;多移动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J];福建电脑;2009年01期
2 冯福生;赵振民;;多机器人队行控制的研究方法[J];煤炭技术;2008年06期
3 赵欣;;浅析多机器人技术及发展[J];装备制造技术;2009年05期
4 段清娟,王润孝,冯华山,吴旭华;多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研究与发展[J];制造业自动化;2004年11期
5 罗杰;段建民;陈建新;;基于协进化机制的Multi-agent分布式智能控制体系[J];计算机工程;2006年19期
6 雷艳敏;朱齐丹;冯志彬;;基于混合式控制结构的多机器人编队控制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11期
7 姜健;闫继宏;臧希喆;赵杰;;基于交哺行为的多机器人任务一致性保持[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26期
8 江金龙;张文栓;董通;陈国华;;多机器人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仿真;2009年04期
9 王越超,谈大龙,黄闪,栾天,赵忆文;一个多智能体机器人协作装配系统[J];高技术通讯;1998年07期
10 蔡慧玲;刘博;;异构多机器人环境下的二进制翻译系统[J];微型电脑应用;2010年02期
11 焦立男;唐振民;;基于局部传感和通讯的多机器人运动规划框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17期
12 石志国;王志良;刘冀伟;;异构多机器人协作系统研究进展[J];智能系统学报;2009年05期
13 陈励华;张国良;曾静;宋海涛;;基于多智能体的多机器人控制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23期
14 雷艳敏;冯志彬;宋继红;;基于行为的多机器人编队控制的仿真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15 蔡自兴;崔益安;;多机器人覆盖技术研究进展[J];控制与决策;2008年05期
16 吴军;徐昕;连传强;贺汉根;;协作多机器人系统研究进展综述[J];智能系统学报;2011年01期
17 黎萍;杨宜民;练家乐;;基于效用函数的多机器人系统任务分配[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2期
18 唐建中;杨公仆;阳含和;;多机器人系统的自动避免碰撞控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8年06期
19 王越超,谈大龙;协作机器人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机器人;1998年01期
20 林怡青,郑时雄;机器人群体合作的信念分析[J];机器人;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程小辉;;基于移动agent虚拟仪器系统体系结构研究[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徐海;韩宇;孙永兵;韦水生;邓庆绪;于戈;;基于软硬件联合设计的嵌入式实时数据库体系结构[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3 萧蕴诗;武广;徐立鸿;;复杂信息系统集成方法及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研究[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魏定国;;试论企业级数据传输体系结构[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董永贵;董恩生;贾惠波;;生物启发仪器的体系结构及实现技术[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苗宇;程荫杭;张超;;室外自主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及关键技术[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刘仲英;胡衍强;胡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研究[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劲;;综合射频传感器的开放式系统结构[A];中国雷达行业协会航空电子分会暨四川省电子学会航空航天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瑜;孟涛;相敬林;夏靖波;;一种应用于Ad hoc网络管理的分簇算法[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蔡京平;贾云得;;星球探测机器人分布式计算系统体系结构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醒策;基于强化学习和群集智能方法的多机器人协作协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严勇杰;多机器人系统协调与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崔益安;多机器人协同覆盖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孟宪松;多水下机器人系统合作与协调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李治军;美韩同盟与东亚安全:一种结构主义理论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6 杨建宇;基于组件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7 董艇舰;基于开放结构数控系统引导型二次开发仿真平台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耿文莉;中国林产工业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夏绪辉;逆向供应链的体系结构及其物流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10 林川;基于立体跨层体系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辉;基于MAS的多机器人系统的研究与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2 翟兴明;Robocup中型机器人系统及多机器人协作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田献军;多机器人体系结构与轨迹跟踪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杨柳;未知环境下的多机器人协调合作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5 钟贤坤;基于自由市场机制的多机器人探索仿真[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徐菊香;动态环境下多智能体系统的任务分配与协作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7 贾润亮;多机器人系统路径规划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8 谭应清;基于MAS的机器人动态博弈系统协作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9 李钦鹏;基于行为和学习机制的多机器人协作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米文龙;多机器人协调避碰与任务协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四川 陈路;浅谈网格的典型体系结构[N];电子报;2008年
2 ;电联关注面向用户基于业务的体系结构[N];人民邮电;2001年
3 安烨;企业门户的特点及体系结构[N];网络世界;2001年
4 ;诠释智能理念 奠基存储未来[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刘钝;我国研究成果对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产生重大影响[N];大众科技报;2007年
6 ;思科演示IP网络体系结构[N];中国电子报;2000年
7 ;新砖瓦精装新数据中心[N];网络世界;2006年
8 彭芳;更新ASIC体系结构[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9 李贵林;瑞星:网络杀毒取决于体系结构[N];计算机世界;2002年
10 憨墨;构画20世纪出版学的体系结构[N];中华读书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