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视域下的公众参与问题

周鑫  
【摘要】: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具有基础和保障性作用。推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有利于维护公民环境权益、创新生态治理机制、提升生态治理能力、推动实现生态民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依靠的公众主体主要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其中,人民团体、绿色团体以及志愿者组织等都是可以重点依靠的对象。当前,由于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参与机制、法律环境以及参与能力等尚不成熟,导致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尚面临一定的困境。因此,需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广泛参与的一般性原则,通过加强宣传动员、促进信息公开、畅通诉求表达、完善法律保障以及加大能力扶持等途径,大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促进公众依法有效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从而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J];江西建材;2020年02期
2 ;农村环境治理:“扫把”扫出新天地[J];先锋;2016年08期
3 胡王云;;日本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分析[J];日本研究;2015年04期
4 秦鹏;唐道鸿;田亦尧;;环境治理公众参与的主体困境与制度回应[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5 陈真亮;;从生态之治到生态善治:环境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之图景[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6 吕忠梅;;论环境法的沟通与协调机制——以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视角[J];法学论坛;2020年01期
7 吕忠梅;;主持人语[J];法学论坛;2020年01期
8 张维昊;;中小城市的生态建设及环境治理体系优化的研究——以湖北省中小城市为例[J];中国发展;2017年02期
9 杜雯翠;江河;;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切实提高环境治理效能[J];环境保护;2020年06期
10 周宏春;;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内在逻辑[J];中国发展观察;2020年Z1期
11 ;完善制度保障 构建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J];环境保护;2020年Z2期
12 游菲芳;黄森慰;;公众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影响因素分析[J];台湾农业探索;2020年01期
13 李硕;;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环境治理公众参与路径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9年01期
14 鲁炀;;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年11期
15 刘成奎;;更好发挥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J];人民法治;2018年04期
16 胡晓明;;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我国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生态经济;2017年02期
17 李志鸿;;开发性金融创新融资模式支持贵阳水环境治理[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大用;;试论改进中国环境治理的新方向[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2 曾铁;;由水环境治理说科学发展[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3 许健;;论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国家主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4 ;我国室内环境治理的发展状况及趋势[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12年)[C];2013年
5 姚春梅;周纪明;;北京市河湖水环境治理问题探讨[A];2003年北京“水与奥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姚春梅;周纪明;;北京市河湖水环境治理问题探讨[A];2003年北京“水与奥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鲁新春;胡志敏;袁西锐;;搞好水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型强市[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8 朱留财;;从西方环境治理范式透视科学发展观——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为案例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胡剑锋;;环境治理需要转变思路和制度创新——温州鳌江污染整治的经验及启示[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10 陈妍;;中国环境治理改革进展与展望[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6~2017)[C];201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群;我国环境治理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2 程言美;PPP模式在区域性水环境治理一体化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3 保海旭;基于PV-GPG理论的环境治理绩效提升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曹树青;区域环境治理法律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杨晨曦;全球环境治理的结构与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黄思光;区域环境治理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7 孙凤蕾;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冯亮;中国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9 周建鹏;我国区域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10 金培振;中国环境治理中的多元主体交互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凤霞;我国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机制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2 李文超;公众参与海洋环境治理的能力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佳;生态公民在城市社区环境治理中的定位与作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
4 张红玉;洱海流域水环境治理博弈分析[D];云南大学;2018年
5 刘茜;环保NGO参与环境治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6 王文豪;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环境治理满意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7 陈光;环境治理政策对敏感型企业的股价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8 武杨凯;城镇水环境治理PPP项目投资风险评价与态势判定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9 冯军;我国渤海区域海环境治理[D];天津师范大学;2018年
10 李雪;基于合作领域属性差异比较的区域环境治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丁晓利;当好环境治理的“守门神”[N];中国国门时报;2019年
2 福建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陈思宇;以法治助推环境治理实现多元共治[N];福建日报;2018年
3 通讯员 朱慧 陈小瑛 记者 胡柯;我市科技创新引领水环境治理[N];湖州日报;2015年
4 曹胜;多方统筹共治 共建美丽中国[N];中国城乡金融报;2020年
5 记者 范文澜 通讯员 吴玉萍;打造多元共治环境治理格局[N];天津政法报;2019年
6 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所 席艳玲 张新宇;绿色治理:新时代环境治理的中国样本[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7 梁瑜;全力以赴抓好水环境治理[N];吕梁日报;2019年
8 李永生 佛山市水务局党组书记 局长;坚决打好水环境治理攻坚战 用绿水青山塑造美丽佛山[N];佛山日报;2018年
9 记者 刘晓冬;一定要把霍林河地区的环境治理好[N];内蒙古日报(汉);2018年
10 衡水市政府党组成员 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姚幸福;打造“三专”模式 推进环境治理[N];衡水日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