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郝成君,彭玉洁;过渡金属苯丙氨酸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平顶山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
2 |
曲丽萍,李锦州,王路,杨昱;取代苯基酰基吡唑啉酮Zn(Ⅱ)、Ni(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与粘合;2004年02期 |
3 |
袁景利,王桂兰,谭民裕;芳香胺及其氮氧化物合稀土配合物的研究(Ⅳ)[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
4 |
范大铭,黄祖恩,吴忠志,蔡瑞芳,陈彧;双核稀土金属烷氧基配合物[Cp_2Ln(μ-OCH_2C≡CH)]_2的合成及表征[J];有机化学;1996年06期 |
5 |
张智勇,朱文祥,赵冬;(+)─乙基苯并氮杂15-C-5与稀土硫氰酸盐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6 |
曹佐英,赖声礼,曹珍年;微波辐射下壳聚糖Zn(Ⅱ)配合物的合成[J];现代化工;1999年11期 |
7 |
刘世昌,徐爱菊,高生华,王红宇;双水杨醛二亚胺乙二烯与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稀土;1998年01期 |
8 |
孙绍发;四氮大环席夫碱配合物研究(Ⅲ)──四苯并-1,4,9,12-四氮[16]轮烯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化学试剂;2000年02期 |
9 |
屈景年,莫运春,黄在银;铜离子与氨基酸混配合物的合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0 |
邱瑞霞;李国强;孟建新;;水杨醛缩3-羟基-2-萘甲酰肼与Cd~(2+)、Co~(2+)、Cu~(2+)、Zn~(2+)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光谱实验室;2011年02期 |
11 |
孙绍发,胡培植,张伦,景治中;四氮大环席夫碱配合物研究(Ⅱ)——1,3∶6,7∶10,11∶14,15-四苯并-1,4,9,12-四氮[16]轮烯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化学通报;1998年10期 |
12 |
张玲,唐宁,曾毅博,谭民裕;3,5-二苄氧基苯甲酰水杨醛腙的合成及其与稀土硝酸盐配位性能的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2年S2期 |
13 |
杨昱,李锦州,沙靖全,于文锦;酰基吡唑酮缩氨基硫脲Cu(Ⅱ)、Ag(Ⅰ)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化学与粘合;2003年01期 |
14 |
陈满生,邝代治,邓奕芳,陈志敏;磺酰化氮取代氨基酸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进展[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5 |
张群英;周双生;;1,4,7-三氮杂十环及其铜(Ⅱ)、镍(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试剂;2009年11期 |
16 |
周双生,程俊,谢复新,倪诗圣;硫氮杂冠醚大环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试剂;2002年06期 |
17 |
何水样,胡亭,杨锐,赵建社,薛岗林,史启祯;稀土与水杨醛-1H-苯并三唑乙酰腙配合物的合成及抑菌实验[J];应用化学;2003年03期 |
18 |
高峰;朱广州;路再生;;新型含铱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9 |
艾尔肯·吐尔逊;迪丽拜尔·阿合买提;伊丽努尔·艾赫塔木瓦;阿布力孜·伊米提;;尾式5-{2-[1-(2-吡啶偶氮)-2-萘氧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对氯苯基卟啉及其Pd~(2+)配合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2008年04期 |
20 |
俞志刚,李锦州,张晓蕊;二苯基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及铜、铅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工程师;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