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浅析“肺毒”

张伟  卢绪香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学对"肺毒"的认识。方法:依据中医学理论体系,研究"肺毒"与病因的相关性、"肺毒"与肺脏生理病理功能的相关性、"肺毒"致病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从整体层面认识并指导肺系病的诊疗。结果:"肺毒"形成病因主要有六淫、内伤、吸烟等;"肺毒"致病特征主要包括伏藏性、依附性、从化性、正损性、顽恶性;治疗方法主要有调气、解毒、扶正。结论:"肺毒"学说的构筑将为脏腑毒理论的建立提供理论模板,可为肺系难治性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或为肺系病新药开发或诊疗方法优化提供理论借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金楠;治肝经验琐谈[J];河南中医;1999年02期
2 黄胜光,朱辉军;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治法浅议[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刘培先;;六淫(气)之火当为热[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86年04期
4 潘润存;;对扶正固本理论中免疫学内容的探讨[J];中医研究;2010年09期
5 刘嘉湘;;阴阳平衡与扶正治癌理论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J];江苏中医药;2008年09期
6 肖新春;傅金英;;消癥勿忘扶正——中医治疗子宫肌瘤浅见[J];中医药学刊;2006年03期
7 陈宪海;;六淫病因层次论[J];吉林中医药;2006年07期
8 蒋春波;孙伟;;“补肾”在预防医学中的重要地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02期
9 王磊;;中医外感病因思维特点及研究方法的历史文化分析[J];中医药学报;2008年04期
10 钟亮环;刘小虹;詹少锋;;如何更好地把握扶正与祛邪[J];新中医;2008年11期
11 关洪全;;试论中医“六淫”与“内生五邪”学说中的病原微生物致病认识[J];中医研究;2009年04期
12 郭云协;;痛风病浅释[J];中医学报;2011年07期
13 刘运耀;;试论中医治则在外感高热中的应用[J];福建中医药;1989年02期
14 安云;曹勇;;浅谈原发性肝癌早期从疏肝健脾解毒论治[J];新中医;2009年03期
15 王芳芳;张晓甦;;子宫肌瘤病因病机理论探讨[J];吉林中医药;2010年11期
16 郭恩绵;;泄浊解毒法在慢性肾衰中的应用[J];中医药学刊;1988年03期
17 吴翠秀;;中医学里的十个数字[J];亚太传统医药;2006年10期
18 赵红霞;贾海骅;赵凯维;;中医学“邪”与“邪气”概念解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19 邢玉瑞;;中医辨证思维之病因分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0 李大寿;;四季饮茶学问[J];农家科技;199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玉瑞;孙理军;;中医临床思维特点探讨[A];全国第四次中医科研方法学暨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症研究成果汇报学术研讨会专家讲课和学术论文集[C];2009年
2 张全兴;;中医学与美学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连方;李婷婷;;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辨证的血瘀蕴毒理论[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4 吴同玉;;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肝癌防治中的运用[A];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22分会场——“中医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罗旭峰;杨磊;;从中医学浅析心与早期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关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25年会庆论文集[C];2011年
6 张定华;张东鹏;;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0例临床疗效观[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孙增涛;刘恩顺;廉富;李小娟;封继宏;;益气活血散结法干预肺纤维化思路的提出与系统研究[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佟彤;;对中医学智慧性特质淡化的反思[A];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学术论文汇编[C];1997年
9 曹东义;;中医如山,西医似海[A];新起点 新征程——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医药继续教育论坛文集[C];2007年
10 杨玉辉;;论中医学的功能主导方法及其科学内涵[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绪香;论肺毒[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张维骏;生态医学思想下的中西医病因学比较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于智敏;中医学之“毒”的现代诠释[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4 李晋奇;制川乌与白芍组分配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梁靓靓;调气消积汤对Lewis肺癌小鼠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闫晓宇;六极学说源流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7 郑毓新;玛雅医学及其与中医学的初步比较[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8 陈丽文;太极图—球的演进与互补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陈曦;《黄帝内经》气化理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10 付渊博;中医综合方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早期康复及主要结局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莹;肺系病之痰的特征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栾婷婷;肺系病之瘀的特征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徐峰;中医学的科学哲学反思[D];长安大学;2008年
4 王伟亮;有关中医问题的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李娟;建立危重病中医评分量表的初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刘莹;瑜伽与中医养生的比较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白尚冰;中医学基础理论形成过程的思想探源[D];内蒙古大学;2006年
8 刘骅漫;探肺系病与因时制宜的特征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王艳苓;探肺系病与因地制宜的特征性表达[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朱利新;探肺系病与因人制宜的特征性表达[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 刘世峰;病与不病邪与正 疫气流行天和人[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2 盛增秀;中医学是一门原创学科[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孟庆云;造化生生自机缘[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张明雪;《临床中医内科学》学习心得[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陈金伟;夏日养生4宜[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方宁 卿立金 李荣 凡人;疗效是中医药的生命线[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7 张华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刘寨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曹洪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论新形势下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刘鹏;对中医学起源的再认识[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盂庆云;中医学中的数学文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凌燕;中医巧治失眠[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