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的中医实验研究近况
【摘要】: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 ,简称VD)的中医实验研究模型主要有 4血管阻断法、颈内动脉注射微小栓子法、插线法、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并降血压法、高脂血症大鼠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法等 ;研究观察指标主要集中在中医药对VD模型大、小鼠的行为学 ,皮质、海马区组织形态学 ,脑血流量、脑内物质代谢的影响等领域。
|
|
|
|
1 |
陈楷;陈可冀;张国玺;周文泉;涂人顺;刘丽;;益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年S1期 |
2 |
刘石梅,苏南湘,何明大;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05年09期 |
3 |
田军彪;刘学飞;陈艳红;;血管性痴呆的动物模型及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8年02期 |
4 |
张敏;;Pullinsin-4血管烧灼阻断法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建立[J];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
5 |
李国春;黄新武;张红;秦大莲;;不同时点分别结扎左、右颈总动脉建立的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血流变学及生化学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04期 |
6 |
郑敏;赵骥;陈红光;王帮华;鲍翠玉;;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的改良[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年04期 |
7 |
李林;茹立强;;两种痴呆动物模型的实验[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3期 |
8 |
吴剑芸;张韶冈;徐俊;杜南进;刘丰;黄文革;;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6年09期 |
9 |
田金州,时晶,林嘉友;大鼠脑缺血后诱发学习和记忆障碍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5年01期 |
10 |
田先翔;梅琼彬;杨伟峰;;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的制作[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11 |
范文辉,刘之荣,李露斯;血管性痴呆的动物模型及其胆碱能机制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2 |
赵勇,崔淑芳,汤球;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5年01期 |
13 |
扈荣;钟晓明;;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14 |
陈荣志;任明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02期 |
15 |
周原;;血管性痴呆的动物模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6期 |
16 |
明颖;高维娟;;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17 |
袁耀欣;王四平;王亚利;;拟血管性痴呆中药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7年02期 |
18 |
王晋平;赵贞;;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
19 |
应凤博,薛景凤,高燕军,米艳娟;多发梗塞性痴呆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20 |
高东;周中和;;实验性血管性痴呆的模型制作问题[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