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HPLC法同时测定麻杏二陈汤煮散剂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含量

刘倩  陈金月  黄权芳  莫小林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麻杏二陈汤煮散剂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磷酸溶液(10∶10∶80),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07 nm。结果:盐酸麻黄碱在0.8-40.0μg.mL-1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3%,RSD%为1.20%(n=9);苦杏仁苷在4.04-202.00μg.mL-1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4%,RSD%为1.42%(n=9)。结论:本法可同时测定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麻杏二陈汤煮散剂的质量控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辉;;HPLC法测定三味清热止痒洗剂中麻黄碱的含量[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武孔云;梁光义;贺祝英;靳凤云;李星;冯华;;HPLC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传统汤剂及颗粒汤剂中苦杏仁苷含量[J];中药材;2007年09期
3 田静,许亚玲,陶金;HPLC测定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J];中成药;2005年07期
4 赵文明;承伟;;RP-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肺热咳喘泡腾颗粒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5 李沁璇;杨芳;;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三拗片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含量[J];中南药学;2011年01期
6 叶晶晶;;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桃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01期
7 黄良永;王永慧;雷震;郑江萍;;HPLC法同时测定宣肺止咳糖浆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含量[J];中国药师;2010年06期
8 刘睿;王宁;刘志辉;;RP-HPLC同时测定宣肺止咳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及苦杏仁苷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16期
9 韩桂茹,赵志军,黄占群,吴广;药材、制剂、半成品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同时定量研究[J];中成药;2005年04期
10 朱敏英;HPLC法测定疮疖涂膜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年03期
11 林芝;;HPLC法测定喘舒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J];人参研究;2008年01期
12 刘艳丽;宋雪峰;郭迎霞;;HPLC法测定腰腿痛丸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J];中国药师;2008年05期
13 陈明江;;HPLC测定消咳宁片中盐酸麻黄碱含量[J];海峡药学;2009年10期
14 林宏;陈双璐;;HPLC法测定肺闭宁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J];天津药学;2010年01期
15 萧伟,彭国平,文红梅,王振中;HPLC法测定醒脑通络粉针中苦杏仁苷与芍药苷的含量[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16 袁丹,胡爽,毕开顺,鹿野美弘;HPLC法测定复方制剂中苦杏仁苷含量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2年05期
17 李晶;沈震亚;虞金宝;吕武清;;克咳胶囊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年S1期
18 王西芳;郑伶俐;顾国强;赵栋;李大庆;;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9 许爱霞;葛斌;宋平顺;张振明;;甘肃麻黄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J];药物分析杂志;2007年04期
20 熊灿琼;吴娟;;消咳宁片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业;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巧玲;;苦杏仁苷促进人血T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增殖的实验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陈岳蓉;;HPLC法测定知母中芒果苷的含量[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4年
3 孙涛;颜永刚;;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和品种桃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孟新芳;徐长根;耿庆光;朱小红;;HPLC法测定复方鼻炎膏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苯海拉明的含量[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5 蔡方;;HPLC法测定清肝利胆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A];抗生素质量与安全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王文燕;张汝诚;;海马补肾丸中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A];天津市第十四次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周德英;朱晓丹;;HPLC法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绿原酸的含量[A];'2004天津市第十六届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白晓春;张沁凌;曹晓兰;刘群;;咳喘宁颗粒质量标准研究[A];2007中药药物创新与制药关键技术研讨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高颖;高文远;董玄;;不同产地桃仁药材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论文集——祝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成立二十周年[C];2008年
10 张建军;欧丽娜;李伟;王景霞;龙锐;刘洋;;小青龙颗粒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A];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颜永刚;桃仁质量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李伟;白术的有效物质及质量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黄荣增;小儿麻藤定喘方的物质基础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玲;天山花楸化学成分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2 廖薇;华盖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有效成分及体外抑菌实验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07年
3 田立元;宣肺止咳口服液的药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邱一行;基于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的麻黄汤配伍关系初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安小梅;麻桔喘咳嗽口服液的药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李易非;β_2-肾上腺素受体色谱筛选麻杏石甘汤的活性成分[D];西北大学;2012年
7 李晓松;桃仁的质量标准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8 杨帆;蓬子菜的质量评价及其指纹图谱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王文燕;蓬子菜新药材质量标准和指纹图谱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金顺福;葛根素的提取及分散片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昕;苦杏仁药材质量控制需加强[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蔡莹 李运曼 钟流;苦杏仁苷具有抗溃疡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王峻 吴伟 潘胜利;复旦大学采用新HPLC法寻找石杉碱甲资源[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刘 斌;苷类--中药化学(十一)[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胡嵘;张辉;王景龙;对《药典》动物药质量标准的商榷[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刘 斌;苷类--中药化学(九)[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刘燕玲;9种中药复方制剂标准建立[N];健康报;2003年
8 崔昕;牡丹皮质量研究新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吴昭晖(等);配伍影响葛根芩连汤小檗碱含量[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记者 陆静 通讯员 毛淑杰;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